难忘的影子(节选) 阅读答案

  2024-03-15 00:10 

难忘的影子(节选)

金克木

大学的门进不去,却不妨碍上另一种大学。

初到北平的一个多月里,青年A在火车站先得到一位“把头”上了一课。后来老李又给他系统地讲了几个专题“酒缸”、京戏等。

公寓掌柜永远是那样点头哈腰,面带笑容,还没露出另一种脸色。虽没来挂号信,但第二个月的钱已经要去了。伙计永远面无表情,只做照例公事。除说出自己是唐山一带人以外,什么情况也不透露。公寓住客几乎都是学生,互不招呼,陌生到底。

过不了几天,①青年A便自封为“马路巡阅使”,出门去走街串巷了。他不敢走远,只在西单一带溜达。

他在石驸马大街的原先女师大的门前徘徊。看男女学生进进出出,有时还有坐包车(专用人力车)来的夹着皮包的教授。他对这些大学生不胜羡慕。心想着他所知道的女师大的著名教授鲁迅、钱玄同、黎锦照、杨树达。这些人的书和文章他读过,以为教授都是这样的大文豪、大学问家。在离师大不远的世界日报社门前,他每天看张贴在报栏里的当天的报纸。从大字标题新闻到副刊和广告都不放过。他觉得这里的报纸和上海的《申报》《新闻报》不大一样。

一条条胡同里转来转去,终于在宣武门内发现了一条“头发”胡同。北京的地名奇怪,有很难听的“皮库”胡同,又有并不很细长的“头发”胡同。②不料这条胡同里有一大宝藏:市立图书馆。这也是大学。

他走了进去,从门房领到一个牌子,便进了门,不看文凭,也不收费。

这是两层院子。外层院子长方形。靠街一排房子是兒童阅览室。里层院子是方形。一边厢房是閱报室,一边厢房是馆长室和办公室。正面三大间大房打通成一个大厅,中间空一块,两边相对是一排排桌椅,每人一桌一椅,行间有通道,正面一个柜台,台后桌子两边对坐着两个女馆员。后面有门通书库。也许后面还有个院子。柜台两边靠墙有书柜,一边是目录卡片柜,一边是上下两层玻璃柜,上一层是“万有文库”,下一层是一些同样大小的英文书。下面光线不足,望了半天,才看出书脊上共同书名是三个词:“家庭·大学·图书馆(丛书)”。目录柜中一查,古旧书不多,洋书只有摆出的那些,几乎全是“五四”以后的新书。

这下好了。有了大学了。青年A便天天来借书看。中国的,外国的,一个个作家排队看“全集”,有几本,看几本。又去隔着玻璃看“万有文库”的书名。其中有些旧书是看过的,许多新书不曾读过。于是他用笨法子,排队从头一本本借看,想知道都说些什么。《史记》《石头记》《水滸》以及《因数分解《轨跡与作图》之类就不借了。有的书看不明白,简直不知所云。例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论》,都是文言译本,看来好像比柏拉图的《理想国》还难懂。他想外国人原来一定不是这样讲话的,外国书不看原文的不行,變成中文怎么这样奇怪,不像是有头脑的人在说话。于是他奋勇借閱“家庭大学丛书”,也从头一本一本借出查看是些什么,硬着头皮连看带猜,还是有懂有不懂,但觉得有的书比那几本文言译本还明白些。他认为这不是文言之过,因为严复、林紓的译文也是文言,却明白如话,看得下去,也有外国味。怎么外国哲学家的头脑特别?他因此下决心学外国文,倒要看看外国人怎么说话、作文,怎么思想,是不是有另一种头脑,中国人懂不了。

到哪里去学英文呢?补习学校也进不起啊。

除上图书馆以外,他仍在街巷中“巡阅”。有一天偶然看见一家大门边贴着一张红纸条,上写:私人教授英文。

进去一问,原来是一位三十来岁的人,说是课本自选,语法也可以教,从字母学起也行,每天下午一小时,每月学费四元。这里就是他的家。

③他下决心学,交了四元学费。他已接到家信,批准他留在北平上大学,过旧历年前可以再汇一笔钱来。

学什么呢?从家里帶来一本破旧不堪的《英华双解辞汇》、一本《英文典大全》和一本《英语构造法》,都是英文本,但非外国原著。《纳氏文法》等书哥哥说自己要用,不给他。这几本不合用,得去买。

去西單商场新书摊上看了看,又到一家旧书店去找,却不知买什么好。记得那位在上海大学上过学的说,他念的是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英文译本。这本书他不喜欢。忽然看到一小本世界书局出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英文本,后面还附点词汇,很便宜。他想起一些同学和朋友迷上这本书,是郭沫若译的,他也看过,却不知好在哪里。他想歌德这书在当时德国和现在中国这样风靡一时,郭沫若都肯介绍,可见其中定有奥妙,从汉译看不出来。德文的看不懂,英文译本总比中文译本更接近原文吧。于是花两角钱把这本半新不旧的书买了,当英文课本读。

第二天去那人家里学英文。老师一见要念这个,他也没看过,愣了一下,也没说什么,就从头一句一句讲。青年A既看过中译本,又先查过生字,一听之下,觉得英文也并不难。学了几天,读了开头几封信,自认为自己查查字典也能看下去,而且觉得那英文不比郭沫若的中文好,还是看不出歌德的天才在哪里。想来只有读德文时再念原文了,便向老师提出。老师欣然同意,说,学英文当然要念英国人写的书,翻译总是不如原文,尤其是文学书。④青年A认为英国诗没有一首能译成中文不走样,译得好也只能算是中国人重作的。

那么读什么呢?请老师推荐一本。屋里连书架都没有,只有几本书堆在桌上,老师便拿过一本给他看。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那种硬书皮的读物,家里有几本,如《天方夜谭》等,不过这一本他没见过。这书的中文名称是《阿狄生文报据华》。“这是英国散文的模范,值得精读。这才是英文,真正的英文。英国学生都要熟读的。”

(有删改)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A选择了图书馆作为自己求取知识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不需要文凭,还是免费的,并且里面的书籍他没有读过。

B.青年A因为进不去真正的大学,所以只好上另一种大学,“老师”有那种不请自来的火车站“把头”,还有老李、公寓掌柜等人。

C.青年A在街巷中“巡阅”的成果除了发现了市立图书馆,还发现了私人教授英文的家教,且比补习学校的收费低。

D.青年A买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英文本作为英文课本,但老师也没有阅读过此书,青年A学了不久,就根据自身情况放弃了阅读此书。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写青年A面对令人窘迫的陌生环境,无奈去街头寻找求学机会的境况,幽默的语言中极富自嘲意味。

B.句子②写功夫不负有心人,青年A终于发现了求学的地方,“宝藏”一词的背后是他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C.句子③写青年A做事果断,毫不拖拉。他为了能阅读英文原著,立即寻找了合适的地方,花钱学习英语。

D.句子④写青年A对英译汉诗歌的评价,指出这种翻译作品质量的低劣,肯定了中国作家诗歌创作的优势。

8.本文是金克木的自传体小说,但他在文中不用第一人称“我”却以第三人称来讲述青年A的故事,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9.张定浩说:“小说中的青年A其实就是金克木,学问在金克木那里都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他会问问题、找问题和找到兴趣点并探索下去。”请结合小说节选部分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阅读题目

6.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里面的书籍他没有读过”分析有误,从原文“其中有些旧书是看过的,许多新书不曾读过”“《史记》《石头记《水浒》以及《因数分解》《轨迹与作图》之类就不借了”可看出。

7.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关键句子的能力。“肯定了中国作家诗歌创作的优势”分析错误,原文“译得好也只能算是中国人重作的”是说翻译作品质量高一些的,也没有原作的韵味,因为它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创作的。

8.①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中的青年A求学的经历,方便读者更加客观地观察评价青年A的形象特点和人物经历,使小说更具可读性。②使用第一人称“我”,虽然能使自己的故事更加真实,叙述效果更加自然,但会限制故事的视角转换,不容易理清青年A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及情感的发展脉络。(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构思技巧的能力。先审清题意,再从可读性和故事视角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即可。

9.①金克木对求学始终把握着主动性的原则,虽然进不去大学的门,却没有停止对学问的追求。

②他主动读女师大著名教授的书和文章,每天看张贴在世界日报社门前报栏里的报纸。③坚持每天来“头发”胡同里的市立图书馆借书,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阅读。④想尽一切办法学习英文,以便阅读英文原著,把握外国人怎样说话、作文和思考。(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题目已明确是谈作者做学问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文本找出相关事例进行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