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2-01-03 23:32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五月,太子禅即位,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阅。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六年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阅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蜀军,且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

相关链接:成都武侯祠内有一副清代赵藩撰书的对联名扬遐迩,人称“攻心联”。联文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B.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C.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D.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子,指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后也泛指嫡长子。在文中是指蜀汉政权继承人刘禅。

B.大赦,是赦令的一种,对若干已判罪犯赦免或者减刑;但犯“十恶”之罪的人通常不在赦免之列。

C.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文中“夷”是指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

D.渠率,同“渠帅”,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文中指雍闿等叛乱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主刘备病重,一方面诏令诸葛亮辅佐太子,另一方面诏令太子要与丞相一起谋大事,对待丞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B.黄初四年四月癸巳,汉王病逝,谥号为昭烈皇帝。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大赦天下。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C.诸葛亮到达南中,所到之处捷报频传。他让李恢与马忠从益州、群柯两路进军讨伐,击破各县叛军之后,与自己会合。

D.诸葛亮生擒孟获后,在当地很有威望的孟获竟不愿意离开,因为他觉得诸葛亮是具有天威之人,他保证不会再造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4分)

(2)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4分)

14.“攻心联”中的“攻心”与“审势”表现了诸葛亮的非凡智慧,这种智慧在本文中分别体现在什么事情上?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C 【解答】 “虚实”为“知”的宾语,之后断开,排除AD两项。“观”的宾语是“营陈”,假设连词“若”引出假设的分句,“若”前断句。排除B项。故选C。句意: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军营战阵,贵军不过如此,我一定能够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诸葛亮把孟获放回七次,生擒七次,最后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留下不走。
11.D. 【解答】 “文中指雍闿等叛乱者”错,第四段前面提到“斩雍闿及高定”,后面提到“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从语境来看,“渠率”不是雍闿等叛乱者,而是指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的民族首领。故选D。
12.D. 【解答】 “诸葛亮生擒孟获后……因为他觉得诸葛亮是具有天威之人,他保证不会再造反”错,原文最后一段提到“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不愿意离开,这是以德服人,使孟获口服心服。除此之外,诸葛亮还重用孟获等人。故选D。
13.①臣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国忠贞不二地效命,至死不渝。【解答】“股肱之力”,股肱指大腿和胳膊,比喻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竭尽全力;“效”,献出,奉献;“继之以死”,状语后置,“以死继之”,以毕生之力量来完成使命,也可翻译为“至死不渝”。句意:臣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国忠贞不二地效命,至死不渝。
②通过(交趾太守)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抓住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并把(他)献给吴国。【解答】“因”,通过;“执”,抓住;“以与吴”,省略句,“以(之)与吴”,把(他)献给吴国。句意:通过(交趾太守)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抓住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并把(他)献给吴国。
14.①审势:“新遭大丧”时,“抚而不讨”,先让百姓休养生息。②攻心:对孟获的七擒七纵,重用夷人首领、俊杰等。【解答】第三段提到“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审势体现在:“新遭大丧”时,“抚而不讨”,先让百姓休养生息。第四段提到“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蜀军,且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攻心体现在:对孟获的七擒七纵,重用夷人首领、俊杰等。

参考译文: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季三月,汉王(刘备)病重,诏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以尚书令李严作为副手。汉王对诸葛亮说:“您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安定国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佐,您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干,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国忠贞不二地效命,至死不渝!”汉王又下诏敕谕太子:“人五十而死不再叫作夭折,我年纪已经超过六十岁,还有什么遗憾的,只是挂念你们兄弟罢了。要努力,再努力啊!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和有德行,才会使人折服。你们的父亲德行浅薄,不值得你们效法。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政务,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魏文帝黄初四年夏季四月癸巳日,汉王(刘备)在永安宫病逝,谥号为昭烈皇帝。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大赦天下,改元为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全都取决于诸葛亮。 当初,益州郡的地方老帅雍闿杀死太守正昂,通过(交趾太守)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把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抓住献给吴国,吴国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官吏和士兵封锁边界,坚守城池。雍闿不能前进,派同郡人孟获诱惑和煽动各族,结果各少数民族纷纷随着叛乱。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族酋长高定,都起兵叛乱响应雍闿。诸葛亮因为刚刚遇到国丧,对叛乱之人只是抚慰而没有派兵征讨,致力于发展农业,种植谷物,坚守关隘,使百姓休养生息,百姓生活安定、粮食充足以后,再使用民力征伐。 魏文帝黄初六年秋季七月,蜀汉诸葛亮到达南中,所到之处捷报频传。诸葛亮从越巂进兵,斩杀雍闿和高定,派庲降都督益州人李恢由益州进兵,门下督巴西人马忠由牂柯进兵,击溃南中各县叛军之后,再与诸葛亮会合。孟获收编雍闿残部,来抗拒诸葛亮。孟获素来深得当地汉人和少数民族信服,诸葛亮计划生擒孟获,后来果然俘获孟获,就让他在蜀军战阵军营之间参观,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军营战阵,贵军不过如此,我一定能够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诸葛亮把孟获放回七次,生擒七次,最后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留下不走,对诸葛亮说:“您真是具有天威,南人不会再造反了。”诸葛亮于是到达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全都被平定,诸葛亮仍然任用当地首领为四郡官吏,网罗孟获等当地豪杰,任命为地方官吏,让他们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来供给军队和朝廷使用。从此以后诸葛亮在世之年,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再也没有反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