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类型与解题思路

  2018-04-28 12:24 

材料解析题总体解题思路 先看问题后看材料看一问做一问,看材料要看全面包括摘编自何处等所有内容。如是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之中,概括提炼材料即可做出答案;如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需要概括提炼材料也需要调动所学知识,调动所学知识需要注意:有时间不要放过,时间有时需要要往以前或往以后或中间推;有人物要定位;有句号、分号、或者省略号要注意,一般一个句号概括为一个要点。答题时应根据所问问题勾划材料中的重点内容,而后将勾划的内容概括提炼成答案,答案要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要口语话化或者哲学化,不要口语化情感化。答案要要点化,要尽可能多角度做答,不要在某一点上过于铺展。学会根据不同问法做答不同类型的试题。 技巧应用 (2014全国 2)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原因 真题示例(2012·海南卷,27部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 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 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技巧应用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 1 - 1.原因类 特点: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解法:回答这类问题,要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具体答法,第一,应“有时间不要放过”,依据时间调动整合所学知识,第二,提炼概括材料所蕴含的关键信息。 背景 真题示例(2012全国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
技巧应用2(2014全国 1)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条件
真题示例(2013北京)材料一、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年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1)阅读上表,(1)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阶段和理由:(示例) 历史条件: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 2 -
2.特点类
特点:特点类问题的解答,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
解法: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练,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真题示例(2012·四川文综,39部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牛耕、铁农具 备注 有利于安排农事 提高播种效率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点”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唐代的佛教”有“禅宗”“法相宗”“天台宗”等;“敦煌壁画……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曲》……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等材料信息表明唐代思想文化的“多元”特点。这与唐朝盛世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第(4)问从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分析即可。 技巧应用2(2014年文综)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秦汉 耧车 选种、育秧 翻车 《齐民要术》 筒车、曲辕犁 踏犁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农桑辑要》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一小问特点从工具改进、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利、重视农时、总结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原因从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国情等角度进行分析。 技巧应用 1、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材料二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依据材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大一统”“道”“以教化”“正法度”等关键词,可以归纳得出答案。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时需要注意关键词“对中国古代社会”,而不能回答对西汉的影响。第(2)问中的“特
- 3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技巧应用3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不同? 技巧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请回答: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4.结果类 特点: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 解法: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分别对待,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则要进行全面分析,角度多样,详略得当。 3.实质类 特点:实质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解法: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或目的,最后指出其性质。 真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陈独秀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姻缘”。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1966年8月23日,燥热沉闷的空气似乎要爆炸一般,在《造反歌》鼓舞下,一队腰扎皮带、头戴军帽的红卫兵少男少女闯进北京市文联、文化局大院。先冲进编辑部,把刊物、稿件撕碎;又冲进会议室,用剪刀将精神贵族们养尊处优的一张张沙发戳上大窟窿;然后翻箱倒柜,将库室中的刀枪剑戟、蟒袍罗衫等京剧戏装和道具堆积到国子监(孔庙)大院中央,遍洒汽油,纵火焚烧。火点燃后,红卫兵命令那些精神贵族们在浓烟四周跪成一圈,并用木刀向他们身体上、脑袋上砍去。 请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和“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其目的和实质有何 - 4 - 真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技巧应用1(2012·课标全国文综,40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 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问题: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5.影响类 特点: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 解法: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紧扣题意是前提,分门别类是关键,根据要求是基础,全面综合看问题,深入分析。 真题示例 (2012·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 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 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 5 -
技巧应用1(2012·浙江文综,39部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而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日本 印度 阿拉伯 土耳其 伊朗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问题: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技巧应用2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