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这里生活 阅读答案

  2024-04-16 17:59 

我曾经在这里生活

陈村

我想跳下河去。一个在游泳池被踢怕的人,看着大河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埂下,漕河在静静地流着,流向三十里外的长江。埂的另一边是几百亩黄熟的早稻。我记得很清楚,顺稻田中间的小路往南,走十分钟,过一顶石板桥,就是吴村。不过,①我此刻并不急着进村。

一群手拿干草的孩子朝我跑来。“喂!点个火!”好些年没听人这么叫了,我不免觉得别扭。但我还是宽容地笑笑,掏出火柴把草点上。我知道,他们将干出什么事来。孩子们欢呼着跑下河埂。火在他们手中跳跃。

六年前,我跟着我的那口箱子,也是在这渠道边下埂。箱子足有半个棺材大,漆成难看的黑色。我们像送葬的。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走在最前头。我们六个人走在最后。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不住地东张西望,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走上村口的石板桥,一串一尺多长的鞭炮出其不意地响了。我条件反射,以为要呼口号,可是这儿显然不兴这一套。一条大花狗朝我们狂吠,村里所有的狗也都跟着叫了。

长到十七岁,我还是头一回在茅屋里过夜。我有一种近似滑稽的感觉。头上草顶,身旁土墙。墙是湿的,一摁一个手印。天黑了,看热闹的老乡散了。我翻身上床,床是竹条做的,一翻身就响。半夜起风,偷工减料的房梁在吱吱乱叫。②我大叫“地震啦!”可他们睡死了,没一个理我的。我只觉得扫兴。

“毛毛,阔啦!”“毛毛,瘦啦!”老乡们围了过来,③我的模样一定极狼狈,但和老乡在一起,我没有压抑感。当年这样,现在也这样。我吃过他们的腊菜,睡过他们的凉床,和他们从结婚扯到出殡,从罗成扯到岳飞。

此时,走进一间六年前住过的房子,一定不会再有当年的滑稽感。“几年不见,你过得好吗?”大树给我倒了杯水。“马马虎虎,”我说,“那时候在地头,扶着大锹把子做梦,真把上海想象成了天堂。其实哪有什么天堂,比起种地,头上多几片瓦罢了。”“人心不足。”他只说一句,没继续反驳。“你在大学学些什么?”“考古专业,专管在地上打洞,挖死人。你感不感兴趣?”“别说了,这太缺德。”大树皱紧眉头。我笑了,“怎么,听起来像个盗墓的吗?”他也笑了。我知道,我俩笑得都不自然。尽管彼此有许多话要说,可谈起来总觉得勉强。要不是那件糟糕的往事,也许我俩会抢着提到小文。我拿起桌上的照片。这张相我也有,是他俩结婚时照的。作为提示,我用扇子掸去照片上的浮尘,希望他先开口。他的信号系统显然出了毛病,什么也没说。

外屋一阵脚步声,一个三四周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小朋友,叫我叔叔。”我摸了摸她细细的小辫儿。“叔叔好。”她干巴巴地叫了声后,扭过头去。我把孩子抱上膝盖,拿出两块巧克力,孩子摇着头说“不要”,大树让她收下了。

如果谁想在自己和孩子中间建立一种感情联络,那巧克力便是最好的桥。这时,孩子向我微笑了。“叔叔,爸爸说,上海一点儿都不好玩的。叔叔你说对不对呢?”“不对,上海好玩极了,”我说,“有人坐马路,有人坐铁轨,挂着牌子举着旗。你去不去?”“去的去的!”她拍着小手说。“一群傻瓜。”大树不以为然地摇着头。大树带着女儿出去了,他没有说去干什么,只让我等他一会儿。要是我没猜错,他一定是去搞吃的。经过五年插队生活,我舌头的审美力近于负值,但我不去阻止他。我知道,不让我吃点儿,他会不好受的。④换作我,不也是这样吗?

晚饭后,我向大树提议,我们是不是到田里干些什么。在我调回城里的那些年,这是经常想到的一件事。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对农活特别偏爱,更不是标榜“永不忘本”,完全不是这种意思。我只是想回忆一下当初的感觉。大树同意了,我俩一人一把镰刀,跟老乡下圩割稻。为怕插晚稻时土硬,田里仍灌着水,水是热的。我弯下腰,以髋关节为支点,把身体折起来,折成一个锐角三角形,一天十多个小时,这非得有点天才。我连“地才”都够不上,当年我就不是一个好庄稼汉,今天则更不中用。一排十多人,老奶奶都割到了我的前头。大树割完了自己的一行,在那头迎我割来。

“大树,反正放假了,跟我回上海。过去,我们几个从来都是一路走的。”他摇摇头。我们不再说话。到这时,我能做的最适当的事就是今晚找个更合适的住处。

“你上哪儿?”大树问。

“找个住的地方。”

“用不着。她开会去了,今晚不回家。”

我失望极了。但我不让自己问下去。这时,女孩的脑袋探进来,这是她说的:“妈妈死了,妈妈睡在大埂下。”

“死了?”我像在呻吟。大树没看我,他说:“死了,失足淹死的。睡吧,我倦了。”

借助拂晓的天光,我在大埂下找到了小文的坟,坟头朝向东方,那里是我们的家乡。坟的四周收拾得整整齐齐,我能做的只是站着,站着……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以“我”清楚知道去吴村的路线,知道让我“点个火”的孩子们想做什么,关联了当年下乡和重返旧地这两个话题。

B. 当年初到吴村时,在茅草屋里过夜,“我”感到“滑稽”,表明当时对下乡生活的不适应和对自身处境的难以置信。

C. 关于上海,“我”面对大树和小女孩,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这表现出“我”内心对上海的矛盾心态。

D. “我”再回吴村,见到了热情的乡亲、当年一起下乡的大树,重新体验了下田劳作,使回乡之旅带有浓重的寻访味道。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句子①中的“不急”并非因为“我”时间宽裕、心情放松,而是因为多年之后“近乡情更怯”的激动与迟疑。

B. 句子②中的“大叫”行为有故意之嫌,表现了“我”初到乡下的新鲜感;“可他们睡死了”,表明大家实在太累了。

C. 句子③中的“狼狈”与“没有压抑感”形成对比,表现了久别之后面对乡亲的热情既不适应又感到亲切的矛盾。

D. 句子④运用反问表达出的确定性,是建立在“我”与大树多年共同的生活经历基础上的,表现出二人感情的笃厚。

8. 文章结尾“我能做的只是站着,站着……”写出了“我”多重的内心感受,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9.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温馨·苦痛·人生;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埂。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

6. A

7. B

8. ①小文为人妻,为人母,而且猝然离世,“我”失望、惆怅。

②人死不能复生,“我”能做的只是一点缅怀和追思。

③生活还要继续,“我”要乐观、坚强地活着。

9. 参考示例:

甲组:

①围绕“温馨”而谈。(样例:选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温馨”;文本中书写“温馨”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②围绕“苦痛”而谈。(样例:选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苦痛”;文本中书写“苦痛”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③围绕“温馨·苦痛·人生”的三元关系而谈。(样例:文本是怎样借助“温馨”“苦痛”阐述人生的?怎样看待人生的这两个点?)

乙组:

“埂”是文本的重要意象,是故事的见证。找出文本中含有“埂”的语句,说明这一物象在文本叙事中独特魅力。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关联了当年下乡和重返旧地这两个话题”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清楚知道去吴村的路线”关联“重返旧地”;而“知道……孩子们想做什么”关联的是“当年下乡”的话题。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B.“表明大家实在太累了”的说法于文无据。和“我”同住的小伙伴,他们不一定是因为累了而“睡死了”,他们或许没有睡着而是装睡,因为房梁的吱吱地响,他们不是感受不到,而是不像“我”那样感到新鲜。

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小说简要概括结尾处写出了“我”哪些内心感受。

①此次重访原本是期待见到小文,然而物是人非,小文已是大树的妻子,小女孩的母亲,而且失足淹死了,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让“我”感到十分意外、震惊,内心满是失望、惆怅。

②小文的坟,坟头朝向故乡,四周也收拾得很整齐,“我”能做的只是一点缅怀和追思。

③小文离世了,“我”的牵挂和寄托已不复存在,但“我”还不能趴下,必须“站着”迎接生活中磨砺和考验。

9.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

题干要求写一则文学短评,有两方向可供选择:甲组:温馨·苦痛·人生;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埂。要求学生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

甲组的三个关键词,其实是以“人生”为轴心,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意蕴。人生中温馨甜蜜,也有苦痛,这正是人生丰富多彩的原因。考生要梳理写作思路,首先是找到文本中能体现“温馨”或“苦痛”的语句;然后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主题的角度谈知青文学给时代青年的人生启示即可。

乙组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字“埂”。短评的思路:首先找到含有“埂”的语句。比如:“埂下,漕河在静静地流着,流向三十里外的长江”“埂的另一边是几百亩黄熟的早稻。六年前,我跟着我的那口箱子,也是在这渠道边下埂”“妈妈死了,妈妈睡在大埂下”等等。然后指出“埂”作为故事的叙事线索和见证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埂”入手,构建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的独特魅力。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