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4-02-05 23:55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 须贾为魏谓穰侯曰:“臣闻魏氏大臣父兄皆谓魏王曰:‘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 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 臣以为燕、赵可法,而宋、中山可无为也。 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 夫秦何厌之有哉! 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 今王循楚、赵而讲,楚、赵怒而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 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则国救亡不可得已。 愿王之必勿讲也。 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是臣之所闻于魏也。 愿君之以是虑事也。 《周书》曰:‘维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 夫战胜暴子而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 今又走芒卵,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知者不然。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 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 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犯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 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阴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 愿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 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和,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 楚、赵怒于魏之先己讲也,必争事秦,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 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何必以兵哉。 夫兵不用而魏效绛、安邑,又为阴启两道,几尽故宋,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 何为而不成? 臣愿君之熟计而无行危也。”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B.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C.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D.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十万之军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燕∕杀子之破∕故国∕燕不割∕而燕国复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燕、赵之所以国全兵劲”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国”字含义不同。

B.“臣以为燕、赵可法”与“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C.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周制一仞为八尺,一尺约合23厘米,文中的“十仞”约18.4米。

D.“且君之尝割晋国取地也”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秦军包围大梁城时,须贾告知秦穰侯魏国的大臣和王公贵族要效法燕、赵两国不割让土地的做法,是为了让秦穰侯了解魏国已知道秦国的贪心。

B.须贾认为秦军战胜暴子,得到八县土地,不是因为秦军精锐和计谋完善,而是上天的宠幸。这次秦军进攻大梁,秦军再依靠天命不一定可靠。

C.须贾向秦穰侯表明,魏国召集三十万人留戍大梁,而秦国独自来攻,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进攻不下大梁,秦军必定疲惫,那就前功尽弃了。

D.须贾建议秦穰侯,趁楚、赵两国军队还没赶到大梁,尽早让魏国献上绎地、安邑,与魏国讲和。秦穰侯接受了须贾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听也。

(2)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

14.须贾告诉秦穰侯,秦国若接受魏国用少割土地来讲和,可以获得哪些好处?(3分)

阅读题目

10.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乎三梁”表地点,是“战胜”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D两项。 “故国”是“破”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

1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A项,第一个“国”,国家,句意:燕国、赵国之所以保全了国家、拥有强有力的军队。第二个“国”,国都,句意:离开国都,思念家乡。两句中的“国”字含义不同。 B项,第一个“以为”,认为,句意:臣下认为可以效法燕国、赵国。 第二个“以为”,把……当作,句意:向南攻取南边的百越之地,把它设置为桂林郡、象郡。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C项,正确。D项,两个“尝”都是“曾经”的意思。句意分别为:况且您曾经割取过晋国土地;我曾经整天地想。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

12.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A 项,“是为了让秦穰侯了解魏国已知道秦国的贪心”错误,须贾表明魏国要效法燕、赵两国不割让土地的做法,是为了让秦穰侯接受讲和而退兵。

13.(1)现在又打败了芒卯,攻进了北宅,这不只是要进攻大梁,而且要胁迫大王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 (重点词语“走”“劫”“必”各1分,句意完整1分)

(2)大王如果要讲和,一定少割让土地而得到秦国的人质,不这样一定会被欺骗。 (重点词语“讲”“质”“欺”各1分,句意完整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重点词语:“走”,打败,使……逃跑;“劫”,胁迫;“必”,一定。

(2)重点词语:“讲”,讲和;“质”,人质;“欺”,被欺骗。

14.①楚、赵、魏三国合纵联盟被拆散,秦国可以从容选择盟国;②秦国不受任何损失就可以达到围攻大梁的目的。(每点1.5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从是以散,而君后择焉”可知,楚、赵、魏三国合纵联盟被拆散,秦国可以从容选择盟国;由原文“夫兵不用而魏效绛、安邑,又为阴启两道,几尽故宋,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可知,秦国不受任何损失就可以达到围攻大梁的目的。

参考译文:

秦军在华阳打败了魏军,打跑了芒卯并且围困了大梁。 须贾替魏国对秦穰侯说:“臣下听说魏国大臣、父老兄弟都对魏王说:‘当初惠王讨伐赵国,在三梁打了胜仗,十万大军攻克邯郸,赵国没有割让土地,邯郸仍然重新得到归还。 齐国人进攻燕国,杀死了子之,攻破了燕国,燕国没有割让土地,后来重新恢复了国家。燕国、赵国之所以保全了国家、拥有强有力的军队,而且没有割让土地给其他诸侯国,是因为它们能够忍受艰难而重视土地的外流。 宋国、中山国几次被攻伐,几次割让土地,而它们也就随着土地的割让而灭亡了。 臣下认为可以效法燕国、赵国,但宋国、中山国的举动可以不去做。 秦国是贪婪凶暴的国家,没有它所亲近的国家,蚕食魏国,侵吞晋国,战胜韩将暴鸢,魏国割让八县土地,土地还没有完全交收而秦国军队又出兵攻打了。 秦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又打败了芒卯,攻进了北宅,这不只是要进攻大梁,而且要胁迫大王多割让土地,大王一定不要听从。现在大王避开楚国、赵国去讲和,楚国、赵国的人恼怒而同大王争着讨好秦国,秦国一定接受他们。 秦国携同楚国、赵国的军队再来进攻,那么魏国想要不被灭亡也不能做到了。 希望大王一定不要与秦国讲和。 大王如果要讲和,一定少割让土地而得到秦国的人质,不这样一定会被欺骗。’这是臣下在魏国听到的,希望您以此来考虑国事。《周书》说:‘天命没有常规。’这句话是说上天的宠幸不可能屡次降临。 战胜暴鸢而割得了八县土地,这不是由于兵力精锐,也不是由于计谋的精细,这是上天的宠幸太多了。现在又打败了芒卯,进入了北宅,围攻大梁,这是认为上天的宠幸是正常的,聪明人却不这么看。 臣下听说魏国召集它的近百个县的所有精兵,来留戍大梁,臣下认为不下三十万人。 用三十万人的军队来守卫几十丈高的城墙,臣下认为即使是商汤王、周武王复生,也不容易攻下。轻率背离楚国、赵国的军队,越过几十丈高的城墙,去攻打三十万的军队,而且志在必得,臣下认为从天下初分的时候到现在,不曾有过。进攻了却不能攻克,秦国军队一定疲惫,陶邑一定会被灭掉,那么就前功尽弃了。 现在魏国刚刚有所疑惑,可以让魏国少割一些土地,以便收拢魏国。 希望您趁楚国、赵国的军队还没有赶到大梁,赶快用少得土地的办法来拉拢魏国。 魏国刚刚产生疑虑,而能够用少割让土地来讲和,一定很想这样做,那么您就得到了您想得到的。楚国、赵国恼怒魏国先于自己与秦国讲和,一定争相讨好秦国,合纵联盟就这样被拆散了,您在这之后就可以从楚、赵、魏之中从容地选择盟国了。 况且您曾经割取过晋国土地,何必用兵呢? 不用军队就让魏国献上绎地、安邑,又替陶邑开辟了两条道路,几乎占尽了昔日宋国的土地,秦国军队不受损失,您就控制了这些地方,想求得的东西,什么没得到呢? 想要做的事,什么没做到呢? 我希望您仔细考虑而不要冒险。”穰侯说:“好。”于是解除了对大梁的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