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 阅读答案

  2024-02-05 23:52 

吴 市【注】

冯 至

子胥忽然听到一片喧哗,看见在不远的地方聚集着一堆人。 这些人围拢在一户人家门前,门前站立着一个高大的男子,那男子满脸怒容,发出粗暴的声音说:“我住在这里,本来是清清静静的,不想沾惹你们,天天早晨打开门,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 但是几年来,城里不知为什么容不下你们了,在我的四围左盖起一所房子,右盖起一所房子,把我这茅屋围得四围不透气。 我住的本来是郊,不知怎么就变成郭了。 我当然无权干涉你们,但是你们真会搅扰我。 大清早就有女人们唱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外国歌,那样不自然,像是鹦鹉学人说话一般;晚上又是男人们呼卢喝雉的声音。 弄得我早晨不能安心研究我的剑术,晚上不能睡眠。 你们这些人——”

“你们这群败类,”他的愤恨促使他说出更粗野的话,“你们就和这些腐烂的鱼鳞虾皮一样 腥臭。”

这句话激怒了群众。 这人看着这群人的激动,便挽起袖子,他的两只胳膊上露出来两条文饰的毒龙。 当他拔起他腰间的匕首时,四围又是一片暂时的平静,平静中含着一些悚惧。 正在这瞬间,门内走出一个老太婆——

“专诸,进来吧! 你又在闯什么祸?”

那人听见母亲在门内呼唤他,他的愤怒立即化为平静,把匕首插入鞘中,向人群投了一个轻蔑的眼光,走进去了。

子胥在一旁看着这幕剧,心里有些惊奇。 他从那老太婆的口中知道,这个“人的憎恨者”叫作专诸。 他想,那些人从早到晚在搅扰他,使他不能清静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愤怒了,这愤怒,谁能平息呢? 只有那四围是和平围绕着的老母,因为他多少年平静的生活都是和他的母亲一同度过的,所以平静也永久凝集在他母亲的身上。

有人在拍子胥的肩,使子胥吓了一跳。 他端详一些时,才认出是少年时太学里的一个同学。那人望着子胥,半惊半喜地说:“我看你有些面熟,我不敢认,你莫非是精于射术的子胥吗? 你怎么也会到这里来呢?”子胥还没有回答,那人接着说:“我在这里已经很久了,这里的同乡并不少。我在这里教音乐,你知道,一个新兴的国家是怎样向往礼乐……”

子胥不愿意遇见熟人,他听了这话,面前好像又看见有一片污泥,同时他想起方才专诸所骂的外国歌,必定是这类人给传来的。 那人不管子胥在想什么,却兴高采烈地说下去:“你来了真好,这里也有同乡会,自从申公巫臣以来,我们楚人在这里都很受人欢迎。 你知道吗,一个新兴的国家是多么向往礼乐!我除却教授音乐,还常常作几章诗刻在竹板上,卖给当地的富商们,他们很愿意出重价呢……

“前些天还来了一位同乡,据说他研究过许多年的祷杌,他在这里一座广场上讲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霸的故事,说得有声有色,招来了许多听众。 每个听者都要缴纳一个贝壳,坐在前排的缴纳一个大贝壳,坐在后排的缴纳一个小贝壳,讲了几天,他背走了好几口袋贵重的贝壳……

“谁说时代乱不容易找金银呢? 金银到处都是。”

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好像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事,他无法回答。

子胥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 在林泽,在田野,复仇的事无从开始;一到人间,就又难免遇到些拖泥带水的事,听到许多离奇古怪的话。 他一路的遭逢,有的很美,有的很丑,但他真正的目的,还在一切事物的后面隐藏着。 他意想不到,这里也有这样多的楚人,他为了避免无谓的纠纷,他不得不隐蔽他的面目;但他为了早一日达到目的,又急切地需要表露他的面目。 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 不久,吴市里便出现了一个畸人:披着头发,面貌黧黑,赤裸着脚,高高的身体立在来来往往的人们中间。 他双手捧着一个十六管编成的排箫,吹一段,止住了,止住一些时,又重新吹起:这样从早晨吹到中午,从中午又吹到傍晚。 这吹箫人好像在尽最大的努力要从这十六支长长短短的竹管里吹出悲壮的感人的声音。 这声音在听者的耳中时而呈现出一条日夜不息的江水,多少只战船在江中逆流而上,在这艰难的航行里要显出无数人的撑持;时而在一望无边的原野,有万马奔驰,中间掺杂着轧轧的车声,有人在弯着弓,有人在勒着马,在最紧张的时刻,忽然万箭齐发,向远远的天空射去。 水上也好,陆地也好,使听者都引领西望,望着西方的丰富的楚国……

再吹下去,吹出一片周围八九百里的湖泽,这比吴市之南的广大的震泽要神秘得多,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产;再吹下去,是些奇兀的山峰,在山的深处有钢脉,有铁脉,都血脉似的在里面分布,还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宝石。 在里面隐埋……吴人听到这里,耳朵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听下去,好像登山一样艰难。

但是谁也舍不下这雄壮的箫声了,日当中天,箫声也达最高峰,人人仰望着这座高峰,像是中了魔一般,脚再也离不开他们踩着的地面。

这事传入司市的耳中,司市想,有人在这里吹箫,听说他既不要贝壳,也不要金银,可这是为什么呢?他必定是另有作用,要在这里蛊惑人民,做什么不法的事。 但当他也混在听众中,一段一段地听下去时,他也不能摆脱箫声的魔力了,一直听到傍晚。 他本来计划着要把这吹箫人执入圜土里定罪,但他被箫声感化了,他不能这样做。

他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把这事禀告给吴王。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吴市》为第九节,写伍子胥到达吴市,在了解了吴市的一些情况后,采用了独特的方式向吴王自我引荐。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被打扰了居住的清静,专诸忍无可忍,愤怒地斥责那些人像腐烂的鱼鳞虾皮般腥臭,这使得他和群众的矛盾激化。

B.仅仅是母亲一句简单的呼唤就将专诸要喷发的情绪收住,小说这样写的目的在于突出专诸对母亲的孝顺,丰富了人物形象。

C.经过逃亡路上的思想转变,伍子胥由满腔仇恨的复仇者变成了智者。他化身畸人,用排箫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都化为了音乐。

D.作者融汇了多种形象、色彩、声音与情调,详写伍子胥在吴市吹排箫的场景,就像一曲交响乐,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7.关于文中伍子胥邂逅太学里的同学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伍子胥的同学在吴国遇到伍子胥后,一直介绍来吴后的经历见闻,伍子胥丝毫插不上话。

B.听到少年时的同学的话,过度的兴奋使伍子胥陷入了沉默,因为这和他想象中的吴国迥然不同。

C.“那人”两次提到新兴的吴国非常向往礼乐,为下文伍子胥化身畸人在吴市吹排箫做了铺垫。

D.“那人”实际上是试图发国难财的读书人,作者采用漫画式的写法,对他的行为予以讽刺。

8.小说中说“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 “隐蔽”和“表露”在本文中分别指的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9.史书中伍子胥到吴国之后借助吴王的力量终于复仇,而本文则以司市打算将伍子胥的事告诉吴王终结,并且作者也说自己不打算写“吴市以后的伍子胥”。这样的终结使全文有着怎样的文学效果? 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阅读题目

6.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项,“目的在于突出专诸对母亲的孝顺”错。从下文看,小说这样写,实际上是要突出专诸母亲的质朴、宁静和无限隐忍,以及表现专诸母亲的这种隐忍对伍子胥的影响,这既抚慰了伍子胥流亡过程中焦躁的心,也为下文伍子胥选择“隐蔽”埋下伏笔。

7.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B项,“过度的兴奋使伍子胥陷入了沉默”错,根据原文“子胥听着这些话,真是闻所未闻”“子胥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等可知,此时伍子胥内心应是沉重的,他没有想到吴国也有那么多的楚人,会有那么多躲不开的纠纷。

8.①“隐蔽”是指伍子胥到达吴市后通过所见所闻,决定对自己“复仇”目的的隐藏。②“表露”是指吴国人喜爱时髦音乐,伍子胥就通过吹箫投其所好,把攻打楚国的美好前景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以赢得吴王信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子胥心中感到无限的苍凉。在林泽,在田野,复仇的事无从开始”及注释可知,“隐蔽”是指伍子胥到达吴市后通过所见所闻,决定对自己“复仇”目的的隐藏。

结合“这声音在听者的耳中时而呈现出一条日夜不息的江水……水上也好,陆地也好,使听者都引领西望,望着西方的丰富的楚国……再吹下去,吹出一片周围八九百里的湖泽,这比吴市之南的广大的震泽要神秘得多,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产……他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把这事禀告给吴王”分析,“表露”是指吴国人喜爱时髦音乐,伍子胥就通过吹箫投其所好,把攻打楚国的美好前景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以赢得吴王信任。

9.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想象,余味无穷。伍子胥到吴国,以及后来的吹箫,最终目的都是复仇,结尾只说司市打算将伍子胥的事告诉吴王,并没有说接下来会怎么样,这里为情节设置了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②这样更突出了伍子胥的心路历程,展现出他学会坚持和克服,逐渐成长以至成熟的经过。③作者不打算写“吴市以后的伍子胥”,不注重“复仇”,而是注重“成长”,旨在表现人必须在不断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才能成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能力。伍子胥到吴国,以及后来的吹箫,最终目的都是复仇,结尾只说司市打算将伍子胥的事告诉吴王,并没有说接下来会怎么样,这就为情节设置了悬念,吴王究竟对伍子胥接受与否?伍子胥是否顺利复仇了? 复仇之后又怎么样了? 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余味无穷。

从到吴国开始,伍子胥经历了一系列很美或很丑的事情,看到由愤怒回归平静的年轻人,听到楚人在这里的喧嚣……“他为了避免无谓的纠纷,他不得不隐蔽他的面目;但他为了早一日达到目的,又急切地需要表露他的面目。在这又要隐蔽又要表露的心情里他一步步地进入吴市”,从中他学会了坚持和克服,并决定吹箫。这样更突出了伍子胥的心路历程,展现出逐渐成长以至成熟的经过。

作者不打算写“吴市以后的伍子胥”,也就是不注重“复仇”,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造成结果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的“成长”。由小说结尾可推知,伍子胥正是成功赢得司市注意,最终取信吴王才复仇成功的。这种结尾的写法旨在表现人必须在不断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