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记 阅读答案

  2024-03-20 14:34 

春蚕记

苏沧桑

黄昏,我进入一片桑林,像进入自己的名字。 父亲为我取名源自 “沧海桑田”,儿时所有的人唤我“桑桑——桑桑”。 东方古国不用金戈铁马慑服远方, 用最柔美的力量,一枚绿茶化为无华杯水, 一片柔桑化为如水丝帛,不具统治性,却摄人心魂。我和我的影子,连同一片桑林,倒映在桑田与桑田之间的一大片水域中。 多么普通、 多么安静的一棵树啊,在时光里静静站了五千多年,时光选中它成为“东方自然神木”,选中曾日夜噬咬它的虫为“蚕”,让它们相互成就,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璀璨如火石,如光,如电。

这是农历四月初十湖州新市镇勇兴村秀才桥的黄昏,我随沈桂章夫妇,踩着被雨水泡软的泥路, 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穿过一片片桑树林,像三条船淌过一浪一浪的碧波。 我的耳畔响起《诗经·桑中》,响起汉乐府《陌上桑》,响起南北朝的《采桑度》,我看见康熙久久伫立采桑图前, 画中的年轻男子爬在桑树上往树下扔着桑葚,树下一位男子撩起衣襟仰头去接,一位红衣孩童蹲在地上捡掉落的桑葚,康熙仿佛听到了桑田中采桑男女的欢声笑语,题笔道: 桑田雨足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 负筥携筐纷笑语,戴鵀飞上最高枝。

在黄昏的桑田里, 没有戴鵀鸟,也没有踩着桑梯爬上桑树如鸟儿般歌唱的采桑女们。空中一匹骏马形状的晚霞飞驰在桑林之上, 雨后粘成一团的湿气,被一声声锐利的“咔咔”声啄破。骏马, 沈桂章看不见,如果有戴鵀鸟飞过,沈桂章也看不见。 他抬着头,“咔咔”地剪着桑枝, 眼睛看向虚无。花甲之年的脸藏在一顶灰布帽下,很瘦,身上是一件印着一行小字的蓝布工作服,脚上是一双军绿色的旧解放鞋,①整个人显得有点旧。他的头循着声音转向我们, 白亮的目光无着无落。 几年前,他的白内障手术失败,几近失明。干杂活农活,采桑养蚕, 倒是一点都不妨碍,如他所说,手感在的。 这一片桑林,喂养着家里三张半蚕种、十万条蚕, 桑叶一采完,就要赶在天黑前将桑枝剪完,否则,枝条就老了,不好剪了。

邵云凤剪一枝桑枝最多只需一秒。 左手抓住桑枝, 一拗, 右手的剪刀顺势一绞,一枝枝桑枝,②瞬间臣服在她两条老桑枝般的胳膊之下。一棵桑树有七八根桑枝,她五六秒就能完成, 而我用了两分钟,虎口已被压出一道道深红的印。这些印她也有过,十三岁就有过, 岁岁年年, 如今早已变成了老茧。 夕阳挂在一棵桑树上,她“咔咔”剪下去,夕阳没有掉,掉落的是一颗颗发紫的熟桑葚。桑葚很甜,他们没空吃,白白掉在地上,每一棵桑树下的泥地都被洇染成了紫色。

从蚕种孵化到收蚕茧,约一个月,每天三点起床,四点半喂好蚕,天一亮去地里采桑叶,采好桑叶再回家吃八十岁老母亲烧的早饭。二十四小时要喂三四次, 其余时间采桑,剪枝,整理桑叶, 晚上九点多喂好蚕,十点多睡觉,一天睡四五个小时。 最辛苦的,是三天之后,蚕快要做茧了,像一垄垄正在灌浆的水稻丰收在望,桑叶要喂厚一点,照料得要更勤一点。这是“辛勤减眠食, 颠倒着衣裳”的一个月, 也是担惊受怕的一个月。 第一怕, 是断粮。 几年前,秋蚕将熟,整个杭嘉湖地区所有桑叶都被虫吃了,好不容易养大的蚕, 到了最后一周活活饿死,几乎绝收。怕蚕宝宝生病,僵掉。怕蚕茧卖不掉,十五天后就会变蛾,咬破蚕茧,茧子就废了。怕蚕茧卖不出好价钱。

沈桂章是名闻方圆百里的养蚕能手。他当过兵, 当过村支部委员,办过水泥厂、福利厂,养蚕养了几十年, 以前每年要养十几张蚕种,楼上楼下七间蚕房。人们只道他蚕养得最好,他自己知道, 窍门是有的,主要还是用心,平时桑叶铺得薄一点,蚕间隔得稀疏一点,这就意味着要勤喂, 多花工夫。③和江南大地上无数养蚕人家一样, 勤快,是本分。

“我们这一代人养好了, 就不养了,儿子他们不会养了,太辛苦了。”他声调平淡的话语将被暮色吞没时,我用力抓住它,心中黯然。是啊,五年后十年后多年以后,还会有集体合作社和蚕桑基地继续养蚕,有桑基鱼塘长久的保护传承,但散落民间的养蚕人家恐怕真没有了。“你们也不希望儿子养吧?换作我是你, 也不想儿女那么辛苦。”我说。“对啦! 你说得太对了!”他的声调骤然高起来, 显得很兴奋,仿佛遇到了知己,说出了他最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如他所说, 现在条件好了,农村跟城市差不多了,做其他事也能挣钱,养蚕实在太辛苦了。

暮色如雾,渐渐淹没桑林,淹没桑田与桑田之间的那片水域,水域倒映着最后一缕霞光,也倒映着一板车桑叶和两个人:邵云凤在前面摇摇晃晃拉着板车, 沈桂章弯腰手扶着车尾,像一条晚归的船,驶过田埂,渡过村口,穿过两棵巨大的火桑树。④通往家门的窄窄的小路上落满了桑葚,泥地被桑葚汁洇染成了大片大片的紫色,像开满了迎他们回家的鲜花。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部分,“我”进入桑林,激发丰富想象,桑蚕与自我、 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绾合一起, 视野渐次扩大。

B. 第二段提到“采桑图”,作者想象康熙站在此图前的感受,传达出欢快气氛,表达农业文明对太平图景的祈愿。

C. 沈桂章和作者都认为,民间养蚕人家终将消失,因养蚕太辛苦,下一代不愿继承家业,它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

D. 文章结尾部分,将人物放置在环境中加以描写,画面感极强,有人与天地万物相融合的浑厚、深远意境。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句子①中用“旧”字,既写沈桂章的年老消瘦又写穿着的简朴过时,还蕴含言外深意。

B. 句子②运用比拟,把人和劳动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融为一体,形象性和抒情性兼具。

C. 句子③中,养蚕人的这种品质也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用判断性短句,突出庄重的语气。

D. 句子④中“泥地被桑葚汁洇染成了大片大片的紫色”,呼应前文,重复强调,表意相同。

8. 进入桑林和晚归路上,为何都选择“船”这一意象来设喻? (4分)

9. 作者认为散文创作应该是“有中生有”(前一个“有”指生活的真实,后一个“有”指文学的真实)。如果你是L中学文学社的社长,你将如何向社员阐释作者的这一创作主张。结合文本,请列出发言稿的要点。(6分)

阅读题目

6.(3分) C【解析】民间养蚕人家可能会消失,而这种消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这是作者的看法,不是沈桂章的看法。沈桂章只是不愿自己的儿子再养蚕,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养蚕。

7.(3分) D【解析】两处描写的内容相同,但表意方向不同,第一处是烘托沈桂章夫妇忙碌紧张的劳作; 第二处是以此为喻体,对沈桂章式的劳动人民和劳动本身的诗化赞美。

8.(4分) ①桑田之间是大片水域, “船”的比喻和联想贴切、 自然。(1分)

②入桑林的比喻,表现作者贴近大地,虽行走艰难,但掩不住兴奋和诗意。(1分)

③晚归路上的比喻有象征意味:人生的“船”经历风浪,满载收获归来,表达对劳动的赞美。(2分)

9.(6分) ①文中对江南风物和养蚕人生活劳动场景的描绘都是实录。 (1分)

②在现实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塑造以沈桂章夫妇为代表的坚守土地的传统劳动者形象,以此表达对劳动及传统美德的赞美。(1分)

③两个“有”存在因果关系,对生活真正融入才能生发真实的感悟。文中“我”是劳动的参与者、记录者,从而也是最真切的感受者。(2分)

④这一主张集中体现散文创作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注重抒发真情实感的文学理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