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杖的故事 阅读答案

  2024-02-16 23:28 

擀面杖的故事

铁凝

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却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擀面杖是其中之一。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当他有机会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去以新换旧。有一次他为了“磨”出一根他看上的擀面杖,在一个村子耽搁了大半天。而他进村的时候,不过是想画些钢笔速写。这样,画速写用去二十分钟,“磨”擀面杖却花了五个小时。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忍住饥饿,忍住焦渴。他的顽强以至于惊动了那村的全体村干部。而看热闹的村人越发以为那家的擀面杖是个稀有的宝贝,便摔援着主人将价格越抬越高。最后还是村干部从中说合,我父亲以近两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擀面杖买下。我没有问过父亲这值不值,我知道“喜欢”这两个字的价值有多高。

那年初秋,我随父亲去太行山西部写生,他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中意的擀面杖。照我当时的看法,这根擀面杖其貌不扬,木质也一般。但也许正是它那种不太圆润的样子吸引了父亲,他小声对陪同我们前来的镇长说了买擀面杖的意图。镇长说这也叫个事儿?这也用买?先拿走,回头我让人上供销社给他们送根新的来!

这个上午,这家当时只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妇女。当她得知我们要买她的擀面杖时,显然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明确表示了她的不情愿,她说其实那不是地道的擀面杖,那年她当家的和兄弟分家的时候,他们家没分上擀面杖。他当家的在院里捡了根树棍,好歹打磨了几下权作了擀面杖,其实这擀面杖不过是个普通的树棍子。这位妇女想以这擀面杖的不地道打消父亲想要它的念头,我却接上她的话说:“既是这样,就不如让我买一根真正的擀面杖送给您吧。”哪知那妇女听了我的话,又立刻调转话头,说起这擀面杖是多么的好使,说再不地道也是用了多少年的家伙了,称手啊,换个别的怕还使不惯哩……这时镇长不由分说一把将擀面杖抓在手里,半是玩笑半是命令地说这擀面杖归他了,他让妇女到镇供销社拿根新的,账记在他身上。妇女仍显犹豫,却终未敌过镇长的意愿。我们自是一番千谢万谢。一出她的院门,父亲富有经验地说,应该尽快离开这个村子,以防主人一会儿反悔。

我们随镇长来到镇政府,在他的办公室聊天,镇长对我讲起了他的一些宏伟计划。我们的聊天被一阵高声叫嚷打断,原来是刚才那家的闺女前来讨要擀面杖了:“把我那擀面杖还给我!把我那祖传的擀面杖(明显与其母说法不符)还给我!”镇长上前想要制止她的大叫,说我们又不是白要,不是让你娘去供销社拿新的么。但这女儿显然不吃镇长那一套,她“哼”一声冷笑道:“别说是新的,给根金的也不换!快点儿,快把擀面杖拿出来,正等着擀面呢(也不一定),莫非连饭也不叫俺们吃啦……”我和父亲只感到很惭愧。毕竟这其貌不扬的擀面杖是一户人家用惯的家什,用惯的家什,确能成为这家庭的一员。那么,我们不是在“掠夺”人家家中的一员吗?我父亲不等这女儿再多说什么,赶紧从屋里拿出擀面杖交给她。谁知这女儿接了擀面杖,表情一下子茫然起来,有点像一个铆足了劲儿挥拳打向顽敌的人突然发现打中的是棉花;又仿佛她并不满意这痛快简便的结局,愣了一会儿,她才攥着擀面杖骑车出了镇政府。

过后父亲对我说,这没什么,比这艰难的场面他也碰见过。我知道他要说起一个名叫走马驿的山村。两年前他就在那儿看上了一根擀面杖,却未能得手。两年之间他又去过几次走马驿,并且间接托了朋友,每次都是败兴而归。但父亲在概念里早已把那擀面杖算成了他的,有时候他会说:“走马驿还有我一根擀面杖呢。”

我经常把父亲心爱的擀面杖排列起来欣赏,它们长短参差着被我排满一面墙,如管风琴一般。它们的身上沾着不同年代的面粉,有的已深深滋进木纹;它们的身上有女人身上的力量、女人的勤恳和女人绞尽脑汁对食物的琢磨。每一根擀面杖,都有一个与生计依依相关的故事。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正是这些凡俗的生活用具,使我能够找到离人心、离自然、离大智慧更近的路。

(选自《社区》2007年第12Z期)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收藏擀面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他更看重擀面杖有没有意思,可见他收藏擀面杖并不是为了这些藏品将来能进一步增值。

B.“我”特别能理解父亲对擀面杖的痴迷,也自然能理解父亲以画速写或写生为借口,深入乡村农户,寻找擀面杖的动机。

C.那位年近五十的妇女,之所以不情愿转让她的擀面杖,因为这个擀面杖见证了她当家的与兄弟当年分家后一段特殊的经历。

D.父亲对最终没能弄到年近五十的妇女家的擀面杖也能坦然接受,他为自己有可能影响到人家的日常生活感到惭愧。

7.下列对本文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使用第一人称,使“我”成了父亲搜集擀面杖的见证者。结尾写自己对这些擀面杖的欣赏,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B.那段妇女的妆到镇政府追要擀面杖的情节,语言生动有趣。她拿回擀面杖时茫然的表情,写出她真正目的没有达到的一点失落。

C.本文对镇长虽然着墨不多,是读者分明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工作简单粗暴,喜欢夸夸其谈,对村民不够尊重的官僚形象。

D.本文行文点面结合,开合有度。先是总体介绍了父亲有搜集擀面杖的喜好,然后集中笔墨写购买一妇女人家擀面杖的故事。

8.作者在文末这样写道:“正是这些凡俗的生活用具,使我能够找到离人心、离自然、离大智慧更近的路。”请结合现实社会,谈谈你的理解。

9.有人评价铁凝的作品:“坦诚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俏皮取代了穿透与悲悯,文字中饱含对生活的情意,蕴含着蓬勃之美,现了一种美善惊人的力量。”请结合本文内容和课文《哦,香雪》,简要谈谈两篇文章在“美善惊人的力量”上的共同体现。

阅读题目

6.B

7.C

8.①擀面杖是凡俗的生活用具,但沉淀着家庭生活的温情,见证着一家人大快朵颐、其乐融融的温馨幸福的场景,由此启示我们,无论如何快节奏的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会经营厨房、珍视亲情。 ②父亲对平常、粗陋的擀面杖一生痴迷,父亲那种近乎执掷的朴素笃定情怀,令人可敬。由此我们获得启迪,尽管世殊时异,社会日新月异,但不应忽视、放逐那些怀旧伤逝的美好情愫。 ③在浮躁的当下,珍视和守住这些凡俗器具所凝聚的人们对待生活的精神和态度,人心才会沉静、踏实,本分从容地对待生活,付出劳动,离自然、离人心、离智慧更近,才会拥有生活的大智慧。

9.①都写出了人性纯真。本文表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以及朴实的生活状态;《哦,香雪》写香雪坚守善良、淳朴的人生底色,始终如一地看待世界。 ②善于抓住生动的细节,展示民间的生活情趣。本文体现了器物背后历史厚重感;《哦,香雪》使用大量意象,如火车、铅笔盒等。 ③用善意与包容的笔触,描写那些不乏小农意识的村民,没有批评与责怪。对百姓真诚的爱意令人感动。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父亲以画速写或写生为借口”错误。从文中来看,父亲是画家,画速写与写生并不是借口。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C.“他是一个工作简单粗暴,喜欢夸夸其谈,对村民不够尊重的官僚形象”错误。镇长只是认为买村民擀面杖是一件小事,并答应给妇女买新擀面杖,这不能叫简单粗暴;镇长对乡镇的发展有宏伟计划,不能叫夸夸其谈;镇长对人热情豪爽,朴实接地气,根本不是官僚形象。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凡俗的生活用具”在文中指擀面杖。解答时,先分析文本,再结合现实理解。

①“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却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擀面杖是其中之一”“”擀面杖是凡俗的生活用具,但沉淀着家庭生活的温情,见证着一家人大快朵颐、其乐融融的温馨幸福的场景,由此启示我们,无论如何快节奏的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会经营厨房、珍视亲情。

②“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去以新换旧”,写父亲几次买擀面杖的波折和不能得手的情节,可见父亲对平常、粗陋的擀面杖一生痴迷,父亲那种近乎执掷的朴素笃定情怀,令人可敬。由此我们获得启迪,尽管世殊时异,社会日新月异,但不应忽视、放逐那些怀旧伤逝的美好情愫。

③“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正是这些凡俗的生活用具,使我能够找到离人心、离自然、离大智慧更近的路”“它们的身上有女人身上的力量、女人的勤恳和女人绞尽脑汁对食物的琢磨。每一根擀面杖,都有一个与生计依依相关的故事”在浮躁的当下,珍视和守住这些凡俗器具所凝聚的人们对待生活的精神和态度,人心才会沉静、踏实,本分从容地对待生活,付出劳动,离自然、离人心、离智慧更近,才会拥有生活的大智慧。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如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突出人性的纯真。父亲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去以新换旧”,村民对待父亲这一“陌生人”,很是热情,而且文中也展现了村民朴实的生活状态。《哦,香雪》着力刻画香雪的形象。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十七岁的女孩子,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望外面的世界,天真,活泼,朴实!

如文中在展现民间生活的时候,注重生动的细节,如“她当家的和兄弟分家的时候,他们家没分上擀面杖。他当家的在院里捡了根树棍,好歹打磨了几下权作了擀面杖,其实这擀面杖不过是个普通的树棍子”;在描写物品的时候注重体现器物背后的历史厚重感,如“它们的身上沾着不同年代的面粉,有的已深深滋进木纹;它们的身上有女人身上的力量、女人的勤恳和女人绞尽脑汁对食物的琢魔。每一根擀面杖,都有一个与生计依依相关的故事”。《哦,香雪》使用大量意象,如火车“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铅笔盒“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等。

如文中提到一些小农意识的村民时并无批评和责怪,如一开始村妇不想把擀面杖卖给父亲,“她明确表示了她的不情愿”“哪知那妇女听了我的话,又立刻调转话头,说起这擀面杖是多么的好使,说再不地道也是用了多少年的家伙了,称手啊,换个别的怕还使不惯哩”,之后村妇的女儿来要回擀面杖“把我那擀面杖还给我!把我那祖传的擀面杖(明显与其母说法不符)还给我!”“别说是新的,给根金的也不换!快点儿,快把擀面杖拿出来,正等着擀面呢(也不一定),莫非连饭也不叫俺们吃啦……”这些文字之中并无责怪,体现出对百姓的真诚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