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曰:“ 帝德罔愆,临下以简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4-02-01 17:19 

材料一:

皋陶①曰:“ 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节选自《尚书·大禹谟》)

材料二:

《传》 曰:“ 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 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② 曰: “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 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③ 曰:“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 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 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 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 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 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节选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材料三:

故十仞之城,楼季④ 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⑥ 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 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 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 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①皋陶:舜的臣子,主管刑罚律令,苏轼在这里误用为尧之臣。②四岳:主管四方诸侯 的官员。③《书》:即《尚书》。④楼季:战国魏时善于腾跳的勇士。⑤牂:( zāng)母羊

阅读题目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仅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主施赏 A 不 B 迁行 C 诛无赦 D 誉辅 E 其赏 F 毁 G 随 H 其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愆:过失,罪过。与《诗经·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中“愆 ”意思相同。

B.忍人:性情狠戾之人。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中“忍人 ”意思相同。

C.劝:在“ 爵禄不足以劝 ”“劝学 ”“惩恶劝善 ”“劝课农桑 ”中“劝 ”的意思完全相同。

D.仞:与“寸、尺、咫、寻、丈、常 ”一样,都是以人体为标准来作为长度单位。伸直两条胳膊的长度为“寻 ”,“一寻为仞 ”,“倍寻为常 ”。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尚书 · 大禹谟》中皋陶认为人民都能守规矩,不犯官家的法纪,是因为帝王治理民众 非常宽大,宁愿失职,犯不遵守成法的错误,也不滥杀无辜的人。

B.苏轼认为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极力主张赏罚中坚持仁慈宽厚的原则,用 仁人君子的道理对待天下,使天下人都归向仁人君子的行列。

C.在苏轼看来,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是因为用爵位俸禄行赏,用刀 锯作刑具,并非对一切的劝善罚恶都有积极作用。

D.韩非子以楼季、跛牂为喻,又用对比把比喻组成两个对立体,说理形象通俗,安排严密 紧凑,成功地推导出了君主应当严峻立法并严格用刑的结论。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2)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掇。

14 .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如果韩非子穿越成为主考官,他可能 会对苏轼的观点提出什么质疑?苏轼该如何为自己辩解?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3 分)

阅读题目

10.BDF

11.A 12.B

13.(1)赏赐与否难以确定时就奖赏,这是为了推广恩德;惩罚与否难以确定时就不加惩罚,这是为了慎用刑罚。

(2)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跖也不会伸手去拾取。

14.①韩非子可能会质疑苏轼“罚疑从去”的观点,韩非子认为圣明的君主—定要严格执行刑罚,刑罚最好严厉并且固定,使人们畏惧它。②苏轼可以指出本文“刑赏忠厚”立论的前提是“疑”,并非一味的宽缓没有原则,而是赏罚不能明确时,用仁人君子的道理对待天下,使天下人都归向仁人君子的行列。此外,严峻的刑法并非对一切的劝善罚恶都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