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回响 阅读答案

  2023-07-28 15:50 

遥远的回响

吕新

一代晋商,集体转身,依次退场,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与命运消失于历史的风雨之中。

幕落下,时间的绛紫或深红或墨绿的帷幕落下,鼓,消音,锣,蒙尘,虽然脸朝上,却是另一种埋葬的方式,脸用蛛丝的手捂着,蛛丝儿结满雕梁,丝弦松开,不再紧绷。

台下的人纷纷走散,因为台上的人不断地消失且不知所终。

台上的人所以消失,是因为台下的社会在急剧地动荡,风吹落叶,泥沙翻滚。

属于他们的表演或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与传说并未结束,不仅没有结束,相反却比他们从前在世的时候更广为人知,因为从前他们也并未张扬过,更因为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也无非就是天地之间最寻常之一人,一年年沉默做事,客居在外,到年底时偶尔短暂地回来,也不过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叫门开门的动静之小,可能连左邻右舍也很难觉察。而今天,他们更广为人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留下的一处又一处的院落的群落,在晋省中部这片宏观上被称为盆地,微观上实为平原的土地上,那些青灰的砖瓦的院落,院落组成的群落,使无数后来者为之慨叹,震惊,驻足,流连。如果没有专门的外力打击或者蓄意的破坏,仅凭自然的流逝,砖瓦以及木器铁器的寿命要远远高于人的寿命,有时即使偏远田地边的一个简易的瓜棚、茅庵也会熬走一个又一个的钢筋铁骨雄心勃勃之人,更遑论这样精雕细琢的寄寓了几代人梦想的建筑群落,它们当然会在主人身后数百年间依然栉风沐雨,安然矗立。

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涌进这些灰色的曾空寂了很多年的院落里,看他们从前住过的房子,睡过的炕榻,看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来往书信。绣楼紧闭,阶梯蒙尘,即使不蒙尘,即使光可鉴人,下面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也不再会有当年的小姐沿着楼梯下来了。即使一个木制的算盘,也比它的主人更能活,几代人风声鹤唳,魂飘九霄,但它们依然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和姿势,它们倒是不认生,只要是一只手在拨弄它们,推动它们,它们就会动,就会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些数字给你,似乎也不太在意是当年的主人的手还是某个完全陌生的后来者的手。它们不是看见生人就哭的小孩,它们白头皑皑,饱经沧桑,它们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眼里千帆过尽,珠子不再乌黑不再圆润,只是自然和岁月的作用,①并非它们的本意,就像人的眼睛,没有人愿意自己老眼昏花,眼波浑浊,终年干涸。

八月骄阳,烈日下一名来自南方的面容与体型均极为富态的男子举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掉半瓶,之后把水递给他的母亲,母亲咕咚了两口后,又传给她的孙子,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三个人全部咕咚完以后,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当然没问题,各位股东们的住处都看了,哪能不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千里迢迢地来了,就是为了把该看的都仔细地看一遍,不要漏了任何地方,②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母亲早已健步前趋,排闼直入,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但是他的小孩却不愿意进去,说里面有霉味。

童言无忌,小孩没有瞎说,里面确有霉味,成年人实际也闻到了,只是不说,因为眼见到的景象更甚于对于空气的计较或忽略。其实又何止霉味一种,像这世上所有的百年以上的老宅一样,无论身处南北,③它们都包含了太多太复杂的时间之骸与人生况味。

迄今为止,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一种品行,原本发于人心人性,后来却被频频呼唤和寻找,它是什么时候从生活中惊飞远走,竟成为一种理想甚至幻想。今天的一群人站在一个老戏台下像是在谈论一个神话或一种传说一样谈论着这样的一种品行,谈论时面色严峻,痛心疾首又心向往之,但甫一出门,即又被其他景象牵引,在匆匆拥向下一个地方的过程中,脑子里也在飞快地运转着,构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几件事:一会儿去哪吃饭,今夕宿于何处。

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他所说的登天,当然是指一个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独自出现在天上,与乘坐飞机或其他各种飞行器无关。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④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其中的层次陡然多重多义起来,不再单一畅晓。

此时此刻,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话,就是用来亮底和绝交的。

诚实守信真的是一种理想或者幻想么?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然而对于这些灰色院落当年的主人们来说,却又并不是,因为那不过是他们最自然的日常行为,就像早晨起来走到院子里,随便咳嗽了一声一样。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讲述晋商转身与退场,他们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淡没,引出后文空寂院落留存,也与标题相呼应。

B.三四两段并行推进,道出“台下人走散”与“台上人消失”的原因,呈现出一种社会发展与时光推移的时空交错感。

C.晋商故事传说“更广为人知”,院落迎来“各个方向的人”,说明后人已然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追慕并铭记他们。

D.今人在谈论晋商所拥有的品行时表现出来的形神不一,体现了人们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与选择。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本意”意为:物若有感亦不愿枯朽,但时间永驶向前,岁月磋磨无法违抗。

B.句子②中不要留下“遗憾”,是参观者的心态展现,远道而来参观力求不遗漏景点。

C.句子③使上下文的承接更加紧密,同时引人思考,增添了晋商院落所包孕的深沉内涵。

D.句子④揭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人性的复杂,暗含在晋商院落却未能传承晋商精神之意。

8.本文标题“遥远的回响”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丰富意蕴。

9.“光影翰墨”栏目组要围绕此文拍摄一期短视频。经讨论,第一组展现的主题为“遗忘·呼唤·冲突”,第二组展现的主题为“老宅”。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根据主题写出你的短视频拍摄构想。

参考答案

6.C

7.D

8.①“遥远的回响”串联了过去和现在,“遥远”指晋商与老宅年代久远;“回响”指晋商故事和传说在今广为人知,晋宅每天游人如涌。②标题中暗含古今对比,旧时晋商低调不张扬、坚守诚信,而今人参观晋宅时轻慢喧哗、打电话时声讨怒斥的举措都说明晋商美好品行的渐行渐远,引发对诚信品行回归的呼唤,深化了文章主题。 9.第一组:

①遗忘:镜头闪回昔日晋商鼎盛时人物在宅院生活的场景,再切换到空宅及老旧物件,体现时间流逝,用今昔对比凸显的院落空寂与晋商逐渐被淡忘的现状。②冲突:取景晋商院落高墙之下,捕捉打电话之人疾呼听到真话之难的语言、神态,借助画外音展现通话双方怒斥对方背信弃义,营造剑拔弩张的冲突氛围。③呼唤:背景屏幕以黑白胶卷逐渐展开的方式呈现旧时晋商经营时诚实守信,和气共赢的情景。镜头逐步拉近,最后定格在正拿着相机的作者身上,突显他激情呼唤人们学习晋商诚实守信品格的特写画面。

第二组:

①老宅之韵:镜头选取晋宅建筑群落与陈设物件,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展现老宅见证时光的文化底蕴与空寂已久的历史沧桑感。②老宅之行:拍摄现代人在老宅参观的情态,细节展现来自南方的富态男子一家,点面结合,展现人们当下对晋商院落的表面追捧。③老宅之思:录制高墙下打电话之人的冲突,展现古老与现代的交织,表达在晋宅场域下不复晋商品行,引发对现代人诚实守信缺失的思考。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说明后人已然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曲解文意。原文“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过,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据此可知,并未真正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追慕并铭记他们。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D.“暗含在晋商院落却未能传承晋商精神之意”错,“晋商精神”范围扩大。原文“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据此可知,晋商有“诚实守信的品行”,但“晋商精神”这一名词范畴更大,以偏概全。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遥远的回响”串联了过去和现在。

原文“一代晋商,集体转身,依次退场,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与命运消失于历史的风雨之中”,据此分析出,“遥远”指晋商与老宅年代久远;“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与传说并未结束,不仅没有结束,相反却比他们从前在世的时候更广为人知”“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涌进这些灰色的曾空寂了很多年的院落里,看他们从前住过的房子,睡过的炕榻,看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来往书信”,据此分析出,“回响”指晋商故事和传说在今广为人知,晋宅每天游人如涌。

②标题中暗含古今对比。

原文“因为从前他们也并未张扬过,更因为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是个什么”“迄今为止,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

据此分析出,旧时晋商低调不张扬、坚守诚信,而今人参观晋宅时轻慢喧哗、打电话时声讨怒斥的举措都说明晋商美好品行的渐行渐远,引发对诚信品行回归的呼唤,深化了文章主题。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第一组:

①遗忘:结合原文“在晋省中部这片宏观上被称为盆地,微观上实为平原的土地上,那些青灰的砖瓦的院落,院落组成的群落,使无数后来者为之慨叹,震惊,驻足,流连。如果没有专门的外力打击或者蓄意的破坏,仅凭自然的流逝,砖瓦以及木器铁器的寿命要远远高于人的寿命,有时即使偏远田地边的一个简易的瓜棚、茅庵也会熬走一个又一个的钢筋铁骨雄心勃勃之人,更遑论这样精雕细琢的寄寓了几代人梦想的建筑群落,它们当然会在主人身后数百年间依然栉风沐雨,安然矗立”,可构想镜头闪回昔日晋商鼎盛时人物在宅院生活的场景,再切换到空宅及老旧物件,体现时间流逝,用今昔对比凸显的院落空寂与晋商逐渐被淡忘的现状。

②呼唤:结合原文“迄今为止,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一种品行,原本发于人心人性”“诚实守信真的是一种理想或者幻想么?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然而对于这些灰色院落当年的主人们来说,却又并不是,因为那不过是他们最自然的日常行为,就像早晨起来走到院子里,随便咳嗽了一声一样”,可构想背景屏幕以黑白胶卷逐渐展开的方式呈现旧时晋商经营时诚实守信,和气共赢的情景。镜头逐步拉近,最后定格在正拿着相机的作者身上,突显他激情呼唤人们学习晋商诚实守信品格的特写画面。

③冲突:结合原文“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他所说的登天,当然是指一个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独自出现在天上,与乘坐飞机或其他各种飞行器无关。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可构想取景晋商院落高墙之下,捕捉打电话之人疾呼听到真话之难的语言、神态,借助画外音展现通话双方怒斥对方背信弃义,营造剑拔弩张的冲突氛围。

第二组:

①老宅之韵:结合原文“那些青灰的砖瓦的院落,院落组成的群落,使无数后来者为之慨叹,震惊,驻足,流连”“绣楼紧闭,阶梯蒙尘,即使不蒙尘,即使光可鉴人,下面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也不再会有当年的小姐沿着楼梯下来了。即使一个木制的算盘,也比它的主人更能活,几代人风声鹤唳,魂飘九霄,但它们依然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和姿势,它们倒是不认生,只要是一只手在拨弄它们,推动它们,它们就会动,就会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些数字给你,似乎也不太在意是当年的主人的手还是某个完全陌生的后来者的手”,可构想镜头选取晋宅建筑群落与陈设物件,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展现老宅见证时光的文化底蕴与空寂已久的历史沧桑感。

②老宅之行:结合原文“八月骄阳,烈日下一名来自南方的面容与体型均极为富态的男子举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掉半瓶,之后把水递给他的母亲,母亲咕咚了两口后,又传给她的孙子,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三个人全部咕咚完以后,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当然没问题,各位股东们的住处都看了,哪能不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千里迢迢地来了,就是为了把该看的都仔细地看一遍,不要漏了任何地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母亲早已健步前趋,排闼直入,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但是他的小孩却不愿意进去,说里面有霉味”,可构想拍摄现代人在老宅参观的情态,细节展现来自南方的富态男子一家,点面结合,展现人们当下对晋商院落的表面追捧。

③老宅之思:结合原文“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他所说的登天,当然是指一个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独自出现在天上,与乘坐飞机或其他各种飞行器无关。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其中的层次陡然多重多义起来,不再单一畅晓”,可构想录制高墙下打电话之人的冲突,展现古老与现代的交织,表达在晋宅场域下不复晋商品行,引发对现代人诚实守信缺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