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归纳 四、生活与哲学

  2017-01-21 22:45 

四、生活与哲学

(一)概论

1、哲学

(1)哲学的内涵: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D、哲学即使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生;E、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方法论的含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注意: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其它哲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哲学与具体科学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不提供具体方法)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A、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B、具体科学以某一领域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哲学以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C、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D、具体科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不同回答就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展开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即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A、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C、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基础

A、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B、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C、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成: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含人生观、价值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B、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其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科学发展观。(略,见“经济生活”)

(二)辩证唯物论

6、物质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基础,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造和消灭,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可以被创造、改造和消灭,是暂时的。

(4)世界物质性(客观性)的表现

A、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存在于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客观的。

(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载体、承担者);C、总之,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或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6)运动与静止(归属在辩证法中)

A、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B、静止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和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C、运动与静止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不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会犯形而上学错误,不承认事物存在相对静止会犯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错误。

7、意识

(1)意识的内涵:A、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3)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意识活动的特点: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5)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一样;也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刻都是正确的。

(6)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正误之分的原因

A、主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即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③知识构成不同。

B、客观原因:最根本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到达的广度与深度。

(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该原理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A、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8、规律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具有客观性

A、规律具有客观性的表现: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规律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改造、不能被消灭;c、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B、规律具有客观性的要求: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3)规律具有普遍性: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变化发展都有各自的规律。

(4)规律(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A、联系:现象是规律的表现,规律总要表现为现象。

B、区别:现象是个别的、易逝的、表面的东西;规律是一般的、稳定等、内在的东西。

注意:规则是是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制度,是可以修改、补充和废除的,它是主观的。当然,规律与规则也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9、实践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10、真理

(1)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1、认识(了解)

(1)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认识的阶段:感性认识(指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借助眼、耳、鼻、舌等感官获得。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必须运用思维才能把握)。

(3)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备的条件

A、只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前提)。获得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

B、运用科学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关键)。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思维过程。

(4)一个具体的认识在时空上是有限的,应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因此,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12、主观能动性(了解)

(1)主观能动性,又叫人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2)主观能动性构成

A、认识世界,即 “想”。B、改造世界,即“做”。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B、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四)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3、联系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既不否认客观联系也不人为臆造联系。

(3)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求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和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4、整体和部分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区别: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②联系: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B、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

(2)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要求优化结构,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后位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B、要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D、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5、发展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要求: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要重视量的积累。

16、矛盾(核心、实质)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3)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与斗争性。

(4)矛盾普遍性

A、矛盾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B、矛盾普遍性要求: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5)矛盾具有特殊性

A、矛盾特殊性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矛盾特殊性表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C、矛盾特殊性要求: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E、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也就是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7)主要矛盾

A、主要矛盾的含义: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要求:要求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8)矛盾主要方面

A、矛盾主要方面的含义:指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C、矛盾主要方面原理的要求:把握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D、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①两点论:指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总之,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要求: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17、辨证否定观

(1)辨证否定观的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的特点:A、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B、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不是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4)辩证否定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概念和行为。

19、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社会作用)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

(五)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2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A、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风俗习惯、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

(3)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1、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B、生产关系一旦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①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C、上层建筑一旦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4)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其推动作用的人们。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的内涵,但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要求: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3、价值观

(1)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A、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一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某样事物或某一事件、行为;“主体”指人)

B、价值观:指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和评价标准。

(2)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来年各个方面,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

(3)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6)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B、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7)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A、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是根本途径。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①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I、高中哲学原理汇总

一、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方法论、运用。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常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破坏,自然灾害。

2、社会客观性原理

社会是客观的。要求承认社会的客观性,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常用于:社会改革中法律、制度制定和变更。

3、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要求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常用于:根据(依据、由于、存在)……情况(实际、问题、国情),做(出)……事(决定)。

5、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常用于:用……理论(思想、方法)作指导或者学习(宣传)先进思想、理论、精神,发挥其作用。

6、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常用于(4、5两原理的方法论的结合)

7、规律客观性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实事求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常用于:大政方针的制定、推行用其方法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常见规律、科学、技术、尊重、努力、环保生态、重大工程等字眼用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普遍性原理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常见关键词:作用、影响、制约、相互统筹、协调、合作、关系到、有利于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经济、人口、生态、环境、资源间的关系。

2、联系客观性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主观臆造联系。

3、联系条件性原理

联系具有条件性。即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关键词:整体、部分、全局、局部、大局、系统与要素、中央与地方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发展的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关键词:变化、发展、新、创新、创造、进步、深化、不断前进等。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2、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既要重视内因,又不忽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个人的成长,地方、国家的发展。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造血与输血。

3、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关键词:飞跃、时机);要重视量的积累(积累、循序渐进、逐渐、逐步);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度、适度、过分、过度、火候、过犹不及)。

4、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要求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常用于:人生发展、国家前途命运、大国关系、台海关系;(一波三折)风雨与彩虹。

(三)矛盾的观点

1、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

要求一分为二(全面或者两分法、两点论看)问题。关键词:既……又……、……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双刃剑、求同存异等。
1、矛盾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常用于: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2、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词:因……制……、特殊、特点、特色、特征、个性、多样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刀切、生搬硬套。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要求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从普遍性中找出特殊性,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关键词:示范、典型、试点、实验和试点后推广等。

5、主要矛盾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关键词和俗语:重点、中心、关键、基础、核心、重中之重,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等。

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7、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关键词和俗语:主流(支流)、性质、方向、大局、本质、利弊、得失。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2、认识反作用原理

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

3、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

4、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求在认识、改造世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含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意识。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合乎客观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起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要求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常用于:关注民生

5、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要求既不能否认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常用于:评价先进人物。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要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人生的真正价值原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求在为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原理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9、集体主义价值观原理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10、实现人生价值原理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附:

辩证唯物论的常见词语——物质、意识、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常见词语——矛盾、联系(整体与部分)、发展(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创新(辩证否定观、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常见词语——实践、认识、主观能动性。历史唯物主义常见词语——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观、人生观。

Ⅱ、政治生活常见题的答题的基本思路

一、凡涉及对国家(政府)某一做法的分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国家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3、我国政府履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国家对内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4、我国国家机关履行对外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

5、我国国家机关贯彻民主集中、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等组织和活动原则。

6、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二、凡涉及对中国共产党某一做法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5、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6、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中国共产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主观题答题的一般范围和思路

1、是什么(体现了什么、表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答题时,一般答:概念、特征、特点、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道理、哲学原理、作用,材料直接反映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要注意直接的针对性、理论性、简洁性,数字语言变为术语性文字语言。

  • 为什么?(依据是)答题时,一般答:地位、性质、作用、意义、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其他原因);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道理、哲学原理、坚持(贯彻)……的要求等。
  • 怎么办?(启示)答题时,一般答:要求、原则、态度、途径、措施、方法(方法论)。
  • 谈谈对某事的认识。(评价)(问题常以句号结束)答题时,一般答:简述是什么,重述为什么、怎么办。此类题综合性相对较强,注意具有一分为二思维。
  • 做题时,审准题目的要求、限制(有时是规定的知识范围或理论),找准做事情的主体,要学会抓关键字、词、句,注意材料的分层论述。答题时,先理论,后题意分析说明(或先题意,后体现了某某理论);答题时,一定要分点、分层、分段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