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阅读答案

  2023-05-12 14:38 

新生

林斤澜

瘦瘦的新媳妇,往莱因查苗回来,阵痛发作了。可是孩子生不下来。

成立公社时,社里不惜工本,把有线广播的线,拉到村里来。杏树上,挂起海碗大的喇叭。

这天晚上,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在喇叭里。她狠狠嚷了一通,震荡得四山发 出回声。

不过就算那外边管理区把消息传给了诊所,那位小火夫又怎么赶得来呢?这黑夜,人家怎 么蹚一条大河,怎么走九岭十八弯呀!

当初,生产队长催着产妇动身去公社医院时,她光说: “早着哩,收了茄子去也不晚。”

自从选她当了蔬菜组长,就是拴上根绳子,也休想把她从莱园里找走。她说大山里,自古 没有种过因子。眼见茄子也紫上来了,妇女们说该当放心了吧,又催她动身。偏偏茄子地里长了红蜘妹。她说不治治这捣乱东西,怎么丢得开手。不想……新媳妇咬牙忍痛,不哼一声,这会儿,竟虚弱得连叫她也不应声了。

谁知到了后半夜,一声喊叫,一支火把,那二十来岁的姑娘大夫,背着药箱,真是仿佛从 天上掉了下来。不够一顿饭工夫,姑娘大夫竟能使钳子,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

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时,男人们一甩手,扔了正在做冲喜棺材的斧 子锯子,妇女们东奔西走,不知南北。

原来,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姑娘大夫拾起药箱,冲到街 上。街上漆黑。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服?那手术独自又怎么拿得下?可是,难产一定要去抢救,这个念头压倒了一切。

姑娘跌跌撞撞一直往前走,忽听见背后鞭子响,过来一辆黑糊糊的大车。打个招呼,爬上 车子,原来满当当地装着沙子呢。拉车的两条驴,一步一步地挪。姑娘焦躁,跳下车来,自言自语地小声说:“还是自己走吧,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山里去呀?去晚了耽误两条性命呀……”

胡子车把式听见,把车赶到道边,跳下来就却驴。姑娘往驴背上爬,还没有坐稳,听见背 后嗖的一鞭,那驴吃了一下好打,直往前蹿。姑娘两手紧紧抱住驴脖子,手心立刻出汗了,一忽儿,背上的汗水顺脊梁下来了。不知多久,两人竟没有一句言语,直跑得两耳里塞满了哗哗的流水声。胡子一声吆喝,驴站住脚,姑娘定睛一看,已来到河边。两人下了驴,胡子说声找个会水的去,一车身,就闪在黑暗里,不见了。

姑娘牵着驴,打量那河水,只看见星星点点的黑浪,随起随伏,看不出宽窄,估不了深浅。

水面上的风也特别,吹得姑娘直打冷战。

胡子引着一个人来了。那人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径直走到姑娘面前。那是一个端端正正、 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小伙子打量了姑娘一眼,就顺下眼睛,去打量河水,又柔柔和和地说,“来吧,背你过去。”

小伙子领着姑娘左拐右弯,来到一间小屋门前,叫了声什么,推门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 颜的老爷子,在划火点灯。小伙子说明了来意,老爷子挥着手说:“去吧,你去吧,我送大夫上山。”说着从门背后摸出一根棍子,自己拿住一头,把另一头塞在姑娘手里,说:“大夫,当一回瞎子吧。”

老人在前,姑娘在后,牵着上了山。

又见黑压压的一座山,直立在面前。老人吩咐站住,划火点着火把。又吩咐抓紧棍子,迈 步走上一条羊肠小道。这小道左绕右绕,绕上直立的大山。山越高,谷越深,岩越陡,道越窄。

一把火照着白发红颜,一鼓作气,直往上走。走着,走着,姑娘也不心慌了,也不害怕了,着 着那火把,觉得好看极了。终于,小道宽阔起来了,翻过一道小梁,看见了村坊。

姑娘一脚跨进屋子,奔到产妇床前。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 动过这种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地有些哆嗦了。忽然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

姑娘抬头一看,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她说:“别怕,别怕。你行,你行。”可是那眼神,姑娘 再也忘记不了。怎么那样两团火似的,那火苗直钻到人的心里去了。

姑娘一边想起这些经过,一边责怪自己不懂事。那一句话也没有的胡子车把式,那端端正 正的复员军人,那爱说爱笑的老爷子,都是多么好的人呀!可是连名姓都没有问一问。还有,那队长爬上杏树,对着喇叭喊了一通,是谁听见了的?谁赶快传话给供销社?供销社里的谁连忙写信?又是谁连夜捎信到诊所?这些,姑娘更加一点也不知道了。

姑娘大夫,候到晌午时分,眼见母子平安,就告辞下山。伏天的阳光,照得深山老林处处 发光,好像宝石山。树下有一块溜光的青石头,姑娘坐了下来,就摸出纸和笔。她要写下这一夜的故事。

写的不是自己过河上山,救下人家的性命。写的是,自己在工作上遇见了困难,可是一路 得到帮助: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仿佛她的一堆困难,都叫不知姓名的人们抢着分走了。这不是谦虚一番,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因此,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这比个人的无论什么“幸福”,要高得多,大得多。或者根本是两种东西.……

(《人民文学》1960年12月号,有删减)

【注】公社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农业和工业相结合,政社合一的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它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媳妇一心扑在菜园里,养紫了茄子,又要治红蜘蛛,从而耽误了去公社医院的时机,以致在家中难产,这主要突出其倔强不听劝告。

B.在听到生产队长喇叭里的一通嚷后,姑娘大夫后半夜突然到来,这出乎村里人意料,他们为孩子的平安出生和姑娘的精神而欣喜感动。

C.大夫偶遇车把式,车把式找来会水的军人,军人推开老爷子的门,老爷子送大夫上山,这接力棒式的相送,使小说叙述逻辑严密有致。

D.“这些,姑娘更加一点也不知道了”,姑娘大夫为给新媳妇接生感到欣喜,却又为自己没有去问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姓名而羞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成立公社”“生产队长”“供销社”等字眼,表明了本文的社会背景,让文中人物的行为心理带有时代特色,有利于体现当时的社会风气。

B.“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进喇叭里”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她的焦急,同时“震荡得四山发出回声”,又暗示此地山深难行。

C.“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几句既呼应前文村里人的担心,又突出姑娘行为的可贵,既能增加小说波澜,又能突显人物形象。

D.“新生”,既指新生命的平安诞生,又暗指小说末尾姑娘大夫的幸福新体会,内涵丰富,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希望,给读者以前进的力量。

8.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具有重要作用。试以姑娘大夫为例,简要分析这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9.老舍先生在《文艺报》中评价林斤澜的《新生》这篇小说“文字简洁可喜”“含蓄而予读者留下些寻味的余地来”,这种“简洁”与“含蓄”之美在文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C(A项,主要是突出了她一心为公的特点,而非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倔强不听劝告”;B项, 姑娘大夫来到村里,并不是因为听到生产队长在喇叭里面的一通嚷,而是诊所里接到了一张关于新媳妇难产的事情的条子;D项,“为自己没有去问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姓名而感到羞愧”错误,应该是浅浅的自责中带有感动)

7.B(比喻手法判断错误,可以从夸张的角度进行分析)

8. ①刻画人物不畏险阻、救急扶危的形象。过河进山路上,河水黑浪起伏,宽窄莫辨,深浅难估 ,水风砭骨;山高谷深,岩陡道窄,但姑娘大夫克服困难,成功接生,凸显出她善良坚韧、急人所难的美好品质。②烘托人物兴奋愉悦、充实幸福的情感。帮助难产的新媳妇迎来新生命的成功诞生,激起了她的职业幸福感;得到八方支援,激起了她得人相助的感动充实。(答案必须紧扣姑娘大夫,从情感与形象方面进行分析。每点3分,每个要点必须有概括有分析)

9. 简洁之美:①情节设计。小说以姑娘大夫出诊救助难产新媳妇这一中心事件,凝聚了众多人物,情节集中紧凑,简洁清晰。②人物刻画。小说采用人物群像描写,先后写了胡子车把式、小伙子、老爷子,用墨节制,不事夸张。

含蓄之美:①形象刻画贴切含蓄。如小伙子的端正干净,刻画出一名复员军人的热情柔和而又不虚张声势,凸显出山区人民的坚毅寡言。②主题表现含蓄深刻。小说中的人物多用简笔勾勒,不事夸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物美好群像的描写,含蓄深刻地呈现出社会主义的美好精神风尚。(答案须从“简洁”与“含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对三个要点给满分。如果只分析“简洁”或“含蓄”之美,最多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