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至公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3-05-05 15:21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戳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待之?”役罢,赵宣子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阅读题目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B.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C.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D.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 “必受其刑”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受”字含义不相同。

C. “幸赦臣之过”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D. “赵宣子之车干行”与“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两句中“干”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推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推荐得当。

B. 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C. 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不守国法,管理刑狱的官员将这个人拘押了,但听说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后又释放了他。

D. 楚国令尹子文为正国法,不惜将族人杀了,都城里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表达内心对子文公正的肯定、赞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

(2)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14. 中共二十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某地在组织党员学习时有如下发言,请你结合选文,为发言提供三条充分合理的论据。要求句式整齐,富有语势;不超过60个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还应向古人学习。 。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守住法纪底线,做工作中的实在人,做国家、人民的公仆。

参考答案

【答案】

10. A

11. D

12. D

13. (1)战斗结束后,赵宣子请大夫们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

(2)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

14. 韩献子不结私党,杀了赵宣子的车夫;咎犯公私分明,举荐了与他有仇的虞子羔;令尹子文为人公正,惩治了不守国法的族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

“而”表转折,连接“士民或怨”和“不能免之于法”,应放在第二句的句首,在“怨”后断句,排除CD;

“今吾族犯法犯法”作主语,“甚明”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都是“举荐”。句意: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B.“必受其刑”的“受”,受到。句意:一定会受到处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教授。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C.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都是“过错、过失”。句意:侥幸赦免了我的过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D.两句中“干”字含义不相同。“赵宣子之车干行”中“干”,冲撞。句意:赵宣子的车驾冲撞了队伍的行列。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中“干”,触犯。句意:楚国令尹子文家中有个触犯法律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不惜将族人杀了”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可知,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而不是令尹子文杀了族人。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罢”,结束;“觞”,宴请;“爵”,名词作动词,喝酒;“二三子”,你们。

(2)“以”,因为;“害”,损害;“其”,表示祁使语气,还是;“去”,离开;“顾”,回头。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戳其仆”“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可知,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推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推荐得当,可见韩献子不结私党。

根据“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可知,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可见其公私分明。

根据“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可知,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不守国法,管理刑狱的官员将其释放了,而令尹子文为正国法,不惜将族人交给管理刑狱的官员,让他绳之以法,可见其为人公正。

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把这三个人的事例整理成句式整齐,富有语势的三个排比句,注意字数不要超过60个字。

参考译文:

那做臣子的公正表现在:处理国事不经营私人的利益,身在君主之门就不计较财利,在国法面前不袒护亲戚,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用忠诚来事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伊尹、吕尚就是这样的人。

赵宣子向晋侯推荐韩献子说:“韩献子为人不结朋党,治理众人有条不紊,面对死亡毫不畏惧。”晋侯就让韩献子做了中军尉。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驾冲撞了队伍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车夫。人们都说:“韩献子这次死定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了他,到晚上就杀了主子的车夫,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斗结束后,赵宣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那些大夫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赵宣子说:“我曾向君王举荐韩献子,如果举荐不当,一定会受到处罚。这次我的车驾乱了次序,韩献子杀了我的车夫,可算是不结朋党了,这证明我的举荐是正确的。”

晋文公向咎犯问道:“谁人可以派去做西河的郡守?”咎犯回答说:“虞子羔可以。”晋文公问:“他不是你的仇人吗?”咎犯回答说:“国君问的是可以做西河郡守的人,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虞子羔拜见咎犯并感激说:“多承您赦免了我的过错,向君王推荐了我,使我能做西河郡守。”咎犯说:“我举荐你,是为了公事;我怨恨你,是因为私事。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

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管理刑狱的官员拘押了他,但听说他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又释放了他。子文召见刑狱官并责备他说:“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执掌一国的权柄,却以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于是他便送他的族人到管理刑狱的官员那里,并说:“不惩处这人,我将去死。”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楚成王知道了这件事,来不及穿上鞋就赶到子文的家中,说:“我太年轻,任命刑狱官用人失当,违背了先生的心愿。”于是楚成王罢黜了管理刑狱的官员使子文地位更尊崇,让他管理王室内部事务,都城的人知道这件事后说:“像令尹这样的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担心什么?”于是互相传唱:“子文的族人,违犯国法章程,刑狱官放了他,子文不答应。顾恤百姓的怨恨,多么正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