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友人以白磁缸一口见遗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4-04-15 15:24 

材料一:

往岁,友人以白磁①缸一口见遗。体圆,而资极莹彻,高尺许,径一尺有半,中可贮水五十升。汉人谓玉晶盘与冰同洁,兹庶几焉。验之,盖正德间器也。未几,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客不自知其名,予曰:“此玉华石也,出将乐洞。”虽工人稍斫,其初而天造奇形故在,巉岩礌砢,片片可镜。其阴则斗削壁立,上下两空洞,有含烟出云之形,即《小山赋》不尽其奇矣。因以布十匹易之,客大溢所望而去。

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因取玉华石置左,名之曰“雪山”,白磁缸置右,而实以清泉,名之曰“冰井”。乃布竹榻其间,朝夕养疴,偃仰坐卧焉。遂觉暑气渐微,凉意渐洽,泠泠然爽致宜人。间起而摩挲之,则倏然山欲雪、井欲冰也。

已而自笑曰:“炎方六月,何自有冰雪哉?夫霄壤之间,凡可强而名者,借也。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亦借也。岂惟拳石勺水为然?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天地且尔,又何一物非借乎?乃予之左雪山而右冰井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夫室可霜也,安见山不可雪而井不可冰乎?”客有闻予言而叹者,曰:“信如子言,不知真之为借,借之为真矣。”

(选自《甔甀洞稿》,有删改)

材料二:

董偃②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也。石体甚轻,出郅支国。上设紫琉璃帐,火齐屏风,列灵麻之烛,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侍者于户外扇偃。偃曰:“玉石岂须扇而后凉耶?”侍者乃却扇,以手摸,方知有屏风。又以玉精为盘,贮冰于膝前。玉精与冰同其洁澈。侍者谓冰之无盘,必融湿席,乃合玉盘拂之,落阶下,冰玉俱碎,偃以为乐。此玉精千涂国所贡也。武帝以此赐偃。

(选自王嘉《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磁:旧同“瓷”。②董偃:汉武帝的弄臣。

阅读题目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顷予A抱病B溽暑C喘息D如焚E思欲登雪山F而浴G冰井H不可得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巉岩,高而险的山岩,与《蜀道难》中“畏途巉岩不可攀”的“巉岩”意思相同。

B.偃仰,这里指安居、休息,与《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的“偃仰”意思相同。

C.中夏,也称仲夏,指夏季的第二个月,后也指盛夏。

D.文,指花纹,与《论语》中“质胜文则野”的“文”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冰井”其实是朋友丢弃的大概是正德年间的白磁缸,缸体呈圆形,因为看上去和冰一样晶莹透明而被“我”称为“冰井”。

B.客人出售的玉华石保持了天然的奇特造型,即便是《小山赋》也不能尽显其妙,“我”以超出客人预期的价钱买下,后给它起名“雪山”。

C.材料一以“我”为收藏的玉华石、白磁缸命名并自得其乐的故事,总结出“借”的意义,既有生活情趣,又富哲理思索。

D.材料二通过侍者的眼神、举动间接描绘出火齐屏风的剔透洞亮和玉精盘的洁澈:以手摸,方知屏风;用手拂,方显玉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4分)

(2)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4分)

14.材料二写汉武帝弄臣董偃的日常生活以寄寓贬斥之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阅读题目

10.CEH[(原文标点)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11.D(“质胜文则野”中的“文”指学问、文采)

12.A(“丢弃”错误,“遗”应翻译为“赠送”;另外“因为看上去和冰一样晶莹透明而被‘我’称为‘冰井’”分析不准确,从文中“乃予之左雪山而右冰井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我”称它为“冰井”不仅是其形状相似,还在于用它盛上清澈的水,放在身边,自己可以有“浴冰井”的感觉)

13.(1)有一个用车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底(宽)大一倍。(关键点“盈”和定语后置句,每点1分,大意2分)

(2)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关键点“托”和判断句式,每点1分,大意2分)

14.①贬斥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一个弄臣,日常的消暑生活就如此奢侈,王公贵族的情况可想而知。②批判朝臣和侍从的生活悬殊。玉石不需要扇就会凉,侍者不知,董偃却习以为常,可见二人生活的差距之大。③暗讽君主对弄臣的骄纵。冰玉这样的珍贵宝器碎掉,董偃却以之为乐,毫不在乎,透露出君主对弄臣的骄纵。(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只答出贬斥之意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的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前几年时,朋友拿一口白磁缸赠送给我。白磁缸缸体是圆的,(看上去)晶莹透明,高一尺左右,直径一尺半,缸中可以贮存五十升水。汉代人说水晶盘和冰一样莹洁,这也差不多吧。(我让人)鉴定了白磁缸,那大概是正德年间的器物。不久,有一个用车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底(宽)大一倍。客人自己不知道它的名字,我说:“这是玉华石,产自将乐洞。”虽然工人稍微加工了它,(但)它最初的天然奇特的造型还在,陡而隆起的岩石堆积在一起,每一片都像镜子一样明亮。它的背面陡峭壁立,上下两个中空的洞,呈现出吞烟吐云的形态,就是《小山赋》也不能描写完它的奇特啊。于是我用十匹布交换了它,大大地超过了客人的期望,(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不久之前我在盛夏天气潮湿闷热时生病了,喘出的气体像火一样热,想登上雪山在冰凉的井中沐浴,都不能实现,于是取来玉华石放在身体的左面,把它命名为“雪山”,取来白磁缸放置在右面,缸内装满清凉的泉水,把它命名为“冰井”。我就在它们中间布置上竹床,每天在那里养病,俯仰坐卧。于是感觉暑气渐渐变小,凉意渐渐浸润,清凉爽快,非常宜人。间或起来抚摸它们,就猛然感觉到像山上要下雪、井水要结冰的子。

然后自己笑着说:“炎热的南方六月,哪里有冰雪呢?天地之间,凡是可以强行命名的,是借。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也是借。哪里只是拳头大小的石块、一勺水是这样呢?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天地尚且这样,又有哪一个事物不是借呢?这样我命名左雪山、右冰井,也是借用它们形状相似和意图相同罢了。《汉书》说:‘清凉的屋子就是盛夏也像屋内结了霜。’屋内可以下霜,哪里看得出山不可以下雪,井不可以结冰呢?”有一个听了我的话的客人感叹说:“确实像你说的,不知道真实的是借呢,还是借是真实啊。”

材料二:

董偃常常躺在延清室(休息),用画石做床,画石的花纹像画。这种石头很轻,产自郅支国。床上有紫色的琉璃帐幔,(前面)有用火齐宝石做的屏风,排列着用灵麻做的蜡烛,(还有)用紫玉做的盘子,床像一条弯曲的龙,全都用各色宝物装饰起来。侍者在床外面给董偃扇风。董偃说:“玉石难道必须扇风之后才清凉吗?”侍者于是收拢扇子,用手一摸,才知道有屏风。董偃又用玉精做的盘子,盛上冰块放在膝前。玉精与冰都是洁白透明的物品。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一定会融化了弄湿席子,于是董偃向冰块和玉盘(伸手)一拂,冰与玉盘全都(落地)摔碎了,董偃便大笑起来。这种玉精是千涂国进贡的。汉武帝把它赐给了董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