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良医于此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4-04-14 23:46 

材料一:

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故贤者之致功名也,比乎良医,而君人者不知疾求,岂不过哉 今夫塞者,勇力、时日“、卜筮、祷祠无事焉,善者必胜。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 执其要而已矣。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则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义矣,任其数而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劳手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贤》)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 ”

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之情。”

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

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节选自《六韬·守国》)

[注]①塞:通“篡”,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②时日:时与日的吉凶。③祷祠:求神降福。

阅读题目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我之A谓B任人C子之谓D任力E任力者F故劳G任人者H故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文中指招致,与《屈原列传》中“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的“致”意思相同。

B.友,文中指以……为友,与《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友”意思相同。

C.君子,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意思相同。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也作敬辞,用于书信开头或末尾。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贤人如同良医,可以凭借本事树立威望,赢得认可;圣明的君主应该以访求贤人为急,依靠贤人辅佐治理天下,而自身得以安逸。

B.治理天下的贤君未必需要自己整天形体劳累和忧虑,只要能够抓住治理国家的要领就可以了,一人治天下不如访求众贤以治天下。

C.宓子贱深知用人之术,虽然自身不下殿堂而单父县治理得很好,巫马期则是以另一种方式治理单父县,同样将单父县治理得很好。

D.仁人圣君治理天下要始终善于隐而不露,这是必然的规律;君王如能懂得这一点,就可以成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的功绩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

(2)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

14.一个圣明君主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应该做好哪几件事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阅读题目

10.CEG

【解析】“之谓”前后呼应,“任人”“任力”是宾语,这样前两处的断句应该在C处和E处。“故劳”“故逸”前后呼应,第三处断句在G处。

11.A

【解析】“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的“致”意思是表达,和文中“招致”的意思不同。

12.D

【解析】“要始终善于隐而不露”不正确,原文的意思是:天下大治时,仁人圣君就隐而不露;天下动乱之时,仁人圣君就奋起拨乱反正,建功立业。

13.(1)雪霜雨露适时,万物就能生长;百姓休养生息,疾病和怪异凶险的情况就会消除了。

(“时”“育”“修”各1分,句意1分)

(2)圣人处于天地之间,他的宝贵作用的确重大。(他)遵循常理治理天下,民众就会安定。

(“宝”“固”“因”各1分,句意1分)

14.①招纳贤才,树立好的名声。

②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③任用有能力的官员治理天下,而非事事亲为。

④根据国家的不同形势,采用与之相应的积极政策。

(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如果这里有位良医,治疗十人而使九人的病有起色,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成千上万。所以贤者为国君招致功名,就好比良医能给人治好病一样,但国君不知急于访求贤者,难道不是错误的吗?如今那些玩赌博游戏的人,凭借勇力、时日及占筮、祭祷都无济于事,而精于此技的人终必获胜。建立功名也是这样,关键在于求得贤者。魏文侯拜卜子夏为师,以田子方为友,礼遇段干木,于是国家得到治理,自身得到安逸。天下的贤君,难道一定要形体劳累和忧虑吗?只需抓住要领罢了。雪霜雨露适时,万物就能生长;百姓休养生息,疾病和怪异凶险的情况就会消除了。所以人们说到尧帝的仪容就说他穿着宽大、下垂的衣服,这说明他政事很少。宓子贱治理单父县,只弹弹琴,自身不下厅堂而单父县就得到治理。巫马期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日夜不停,亲自处理政事,单父县也得到治理。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其中原因。宓子贱说:“我的做法叫用人,你的做法叫用力,用力的人因为用力而劳累,用人的人因为用人而安逸。”宓子贱是个君子,他四肢安逸,耳目保全,心平气和,而百官治理得恰当,这只是运用了用人之术而已。巫马期就不是这样,劳累手脚,频发教令,虽然治理好了单父县,但还未达到最高境界。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道:“怎样才能保卫国家呢?”

太公说:“请您先行斋戒,然后我再告诉您关于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四季万物生长的缘由、圣贤的治国道理、民心转变的根源。”

文王于是斋戒七天,面向北连拜两次询问太公。

太公说:“天有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众,圣贤治理民众。春天的规律是滋生,万物都欣欣向荣;夏天的规律是成长,万物都繁荣茂盛;秋天的规律是收获,万物都饱满成熟;冬天的规律是贮藏,万物都潜藏不动。万物成熟就应收藏,收藏之后则又重新滋生,没有人知道终点,也没有人知道起点。圣人参照效法这一自然规律,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则。所以天下大治时,仁人圣君就隐而不露;天下动乱之时,仁人圣君就奋起拨乱反正,建功立业。达到最高境界的道理就是这样。圣人处于天地之间,他的宝贵作用的确重大。(他)遵循常理治理天下,民众就会安定。民心不定,是动乱发生的契机。这种契机出现了,对利益的争夺随之而起。这时圣人就秘密地发展自己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就公开进行讨伐。首先倡导除暴安民,天下必然群起响应。当变乱平息一切已恢复正常时,既不要进而争功,也无须退而让位。这样守国,就可以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