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郑王曰昭釐侯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3-05-18 12:30 

文本一:

或谓郑王①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韩与魏敌侔②之国也,申不害与昭釐侯执圭而见梁君,非好卑而恶尊也,非虑过而议失也。申不害之计事曰:‘我执圭于魏,魏君必得志于韩,必外靡于天下矣,是魏弊矣。诸侯恶魏必事韩,是我免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人之上也。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昭釐侯听而行之,明君也;申不害虑事而言之,忠臣也。

“今之韩弱于始之韩,而今之秦强于始之秦。今秦有梁君之心矣,而王与诸臣不事为尊秦以定韩者,臣窃以为王之明为不如昭釐侯,而王之诸臣忠莫如申不害也。

“昔者,穆公一胜于韩原而霸西州,晋文公一胜于城濮而定天下,此以一胜立尊名,成功名于天下。今秦数世强矣,大胜以千数,次胜以百数,大之不王,小之不霸。尊名无所立,制令无所行,然而春秋用兵者,非以求主尊成名于天下也。昔先王之攻,有为名者,有为实者。为名者攻其心,为实者攻其形。

“昔者,吴与越战,越人大败,保于会稽之上。吴人入越而户抚之。越王使大夫种行成于吴,请男为臣,女为妾,身执禽③而随诸御,吴人果听其辞,与成而不盟,此攻其心者也。其后越与吴战,吴人大败,亦请男为臣,女为妾,反以越事吴之礼事越,越人不听也,遂残吴国而禽夫差,此攻其形者也。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使如越。夫攻形不如越,而攻心不如吴,而君臣、上下、少长、贵贱,毕呼霸王,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

(选自《战国策·韩策三》,有删改)

文本二:

申子④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注】①郑王:指韩桓惠王。②侔:指齐等,等同。③执禽:手拿着禽鸟来朝见,表示臣服。④申子:指申不害。

阅读题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攻A其B心C乎D宜E使F如G吴H攻I其J形K乎L宜M使N如O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好卑而恶尊也”与“年十七,好古文”(《师说》)中的“好”含义相同。

B.“申不害之计事曰”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事”含义相同。

C.“成功名于天下”与“而寒于水”(《劝学》)中的“于”含义不同。

D."从”指堂房亲属,“从兄"指堂兄,类似的还有“从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不害认为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因自傲向天下诸侯用兵,从而可以消耗魏国的国力,魏国就会衰败。

B.昭鳌侯能听取申不害的意见并加以实行,可谓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能认真考虑问题并说出来,也是一个忠臣。

C.从前秦穆公和晋文公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现在秦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而不称王称霸,是因为没有名利之心。

D.桓惠王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就应学习吴国,想攻取秦国土地、得到秦国的人口就应学习越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

(2)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

14.韩昭侯为什么拒绝申不害的请求?请根据文本二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DHL【解析】根据两个“攻其……”句式及虚词“乎”进行断句。参考标点:攻其心乎,宜使如吴;攻其形乎,宜使如越。

(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B【解析】A.两个“好”都是“喜欢”的意思。B.前一个“事”译为“事情”,后一个“事”译为“侍奉”。C.前一个“于”意思是“在”,后一个“于”意思是“比”。D.解释得正确。

12.C【解析】"没有名利之心"错,秦国经常发动战争表明其还是有一些名利之心。

13.(1)想削弱魏国军队(使魏国军队变弱),使韩国的权势得到增强,没有什么比朝见魏国更有效的。

(评分参考:关键词“弱”“重”“莫如”“朝”各1分)

(2)我私下认为这如同落入了井中说: “我将为你找火。”(评分参考:关键词“窃”“犹”“尔”各1分,句意1分)

14.①昭侯向申不害学习的原因是打算治理好国家的,同意他的请求会破坏申不害制定的法令,施行他定的法令就应拒绝他的请求。②申不害曾经教昭侯要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现在却私下为他的堂兄请求官职,昭侯不知该怎么做才好。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文本一:有人对韩桓惠王说:“昭鳌侯是一代明君,申不害是一代贤人。韩国与魏国是国力相当的国家,申不害与昭鳌侯手拿着玉圭去朝见魏王,他们并不是喜欢卑贱厌恶尊贵,也不是考虑不周、议事失策。申不害谋划此事时说: ‘我们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对韩国志得意满,必定会向天下诸侯用兵,消耗魏国的国力,这样魏国就衰败了。天下诸侯厌恶魏国必然侍奉韩国,这样我们虽在一人之下低头,却可以高居万人之上。想削弱魏国军队,使韩国的权势得到增强,没有什么比朝见魏国更有效的。’昭鳌侯听取意见并加以实行,他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认真考虑问题,并说出来,他是一个忠臣。

“现在的韩国比原来的韩国弱小,而现在的秦国却比原来的秦国强大。如今秦王有魏王那样的野心,而大王和大臣们却不侍奉秦国来安定韩国,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如昭鳌侯英明,而大王的大臣们的忠贞也不如申不害。

“从前,秦穆公在韩原打了一次胜仗,就使秦国称霸西方;晋文公在城濮打了一次胜仗就平定了天下,这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使自己在天下成就功名。如今秦国连续几代强盛,大的胜仗用千来计数,小的胜仗用百来计数,取得大胜仗没有称王,获得小的胜利也没有称霸。没有确立什么尊贵的名分,制定法令没有得到推行,秦国终年发动战争,并不全是为了求得国君的尊贵或在天下成名。从前先王进行的攻伐,有的是为名声,有的是为实利。为名声的,就要瓦解对方的斗志;为实利的,就要攻取土地、掠夺人口。

“过去,吴国与越国交战,越国人被打得大败,退守在会稽山上。吴国人攻入越国后,按户安抚越国百姓。越王派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请求让男子做奴隶,女子做侍妾,自己亲自拿着禽鸟作为见面礼,跟随在管事人的身后。吴国人果真听信了他们的话,同越国讲和却没有订下盟约,这就是为了瓦解他们的斗志。在这以后,越国与吴国开战,吴国人被打得大败,也请求让男子做奴隶,让女子做侍妾,反过来用越国人侍奉吴国人的礼节侍奉越国人,越国人没有接受,于是灭亡了吴国,生擒了夫差,这是为了攻取土地、掠夺人口。现在您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应该让自己像吴国一样;您想攻取秦国土地、得到秦国的人口,应该使自己像越国一样。如果攻取土地、夺取人口赶不上越国,瓦解敌人斗志赶不上吴国,君臣上下、年少年长的、富贵贫贱的都高喊称王称霸的事业已经成功,我私下认为这如同落入了井中说:‘我将为你找火。’”

文本二:申不害曾经请求让他的堂兄做个官,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一脸不高兴。韩昭侯说:“我之所以向你学习,是打算用来治理国家的。现在我是同意你的请求来破坏你制定的法令呢,还是施行你定的法令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封赏等级;现在你却有私人的请求,该听取哪种意见呢?”申不害于是离席请罪说:“您真是我期望效力的贤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