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奉政大夫陶庵李公传 阅读答案及译文

  2023-05-18 12:01 

封奉政大夫陶庵李公传

[清]陆奎勋

公讳浃,字孔皆,一字霖瞻。其先自江西宁都卫徙居山东德州。公丙戌成进士,旋除直隶延庆州知州。置义仓,建社学,法绳边军,毋为民扰。上官奇其才,委署怀来判掾。既调湖广茶陵州,以失察怀来逃人,降补山西芮城县知县。甫下车,豁浮额丁银,革除蒲州协济。既而姜壤叛踞大同,三晋余孽蜂起响应。平阳六州二十七县之民望风延领。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会秦督奉敕救晋,大破贼于蒲州。公身为向导,收复条山,抵芮城。伪将军姜壤夜遁,公蹑之,擒斩。城既复,转运刍粟以佐军储,开释芮民胁从者千余户。秦督叙功,凡六县而公为冠。部议竞落职。

嗟夫!孤城当累卵之秋,变生肘腋。智何所施?勇何所济?而乃开关走险,率偏师,身先矢石,蹈不测之危以歼寇,而恢复土宇,此其功。彼云:“台高义之臣拘牵绳尺。不惟没其功,且厚责以失守之罪,其亦未见为持平矣。”

公不为世用,将以著作之事自娱,南浮江淮。既归,而山川清淑之气一发于诗。今所刊三卷,少司农田公以为格知。筑室颜曰:“陶庵宁贮书数千卷。”外环竹木游其门者,率称陶庵先生。行年七十,自制一棺,题曰:适齐又九年,自著年谱成阅。明年,而公殁。

呜呼!公寻山似向平,诗酒之乐复不减于五柳柴桑,公亦可以无恨。独惜其以通明练达之才,膂力方刚,不使之四方宣力,乃遽斥诸寂寞宽闲,冉冉以老。此诚有负于上天之生才而不能不为当路之君子疑也。公性孝友,九岁丧母,哀毁骨立。丁外艰,颁白尤孺子泣也。子三人,长元瑨,授公奉政大夫。

(节选自《陆堂文集》)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

B.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

C.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

D.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与此文“进士”的选拔方法相同。

B.蜂起响应,指如蜜蜂成群而起,如回声一样呼应。“响”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的“响”字的含义用法相同。

C.绳尺,本义是工匠用以较曲直、量长短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规矩。《劝学》“木直中绳”的“绳”,用的是本义。

D.丁忧,古代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丁外忧,旧指子遭父丧或者承重孙遭祖父丧,此处指李公遭逢父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公富有理政才能。他在担任延庆州知州的时候,置办义仓,建立社学,用法律制度约束军队,不让他们骚扰百姓。

B.李公有过人的胆识。他在孤城处于危险、祸患生于内部时,单骑突围请来救援,斩杀姜壤,最终成功解除芮城之困。

C.李公不被重用。地方未能上报李公守卫芮城之功,论功行赏时李公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后李公以著述文章而自娱。

D.李公为人孝顺友爱。他的本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哀伤欲绝,以致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转运刍粟以佐军储,开释芮民胁从者千余户。

(2)不惟没其功,且厚责以失守之罪,其亦未见为持平矣。

14.请概括李公作诗为文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0.C(参考点断:芮城势孤不能守,奸党内讧,潜谋迎贼。贼骑猝至,公跃马突围出,渡河走潼关,乞师于秦督孟乔芳。)

11.A(《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与此文“进士”的选拔方法不同。前者是科举考试,后者是地方举荐。)

12.C(“地方未能上报李公守卫芮城之功”错,秦地都督上报了李公的战功。)

13.(1)(李公)转运粮草来辅佐(他们增加)军队的储备,释放了一千多户在战争中被迫投降于敌军的百姓。(“刍粟”“佐”“胁从”各1分,定后句式1分,共4分。)

(2)而(高官)不仅埋没他的功劳,还要用失守之罪来对他进行重责,这大概是不够公平持正吧。(其中“没”“其”“持平”各1分,句式1分。共4分。)

14.①诗文的题材富有天地山川的清爽之气。②李公的诗文富有哲理,能格物致知。③李公的诗作富有田园生活的乐趣。(每点1分,共3分。)

译文:

李公讳浃,字孔皆,一字霖瞻。他的祖先从江西宁都卫迁徙到山东德州。公丙戌年间中进士,不久就被任命为直隶延庆州知州。李公置办义仓,建立社学,用法律制度约束军队,不让他们骚扰百姓。他的上司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委任他担任怀来判掾。调任湖广茶陵州之后,李公因为失察接受了怀来逃跑的人,被降职补任山西芮城县知县。刚一上任,就因为放宽超额人口税被革职,改任蒲州协济。不久姜壤占踞大同叛变,三晋余孽蜂起响应。平阳六州七十二县的百姓望风延领,期盼救兵。芮城势力孤弱不能自守,城内的奸党起了内讧,私底下谋划在蒲州开门迎接敌军。敌军突至,李公跃马突围而出,渡过黄河跑到潼关,向秦地都督孟乔芳请求援军。恰逢秦地都督接受了皇帝下的营救晋州的命令,于是他们在蒲州大破敌军。李公身为前锋,收复了条山,抵达了芮城。伪将军姜壤当夜逃伪将军姜壤当夜逃跑了,李公追击他,将他擒获并斩首了。芮城被收复了,(李公)就转运粮草来辅佐(他们增加)军队的储备,释放了一千多户在战争中被迫投降于敌军的百姓。秦地都督向朝廷回报战功,所有的六县之中,李公功劳最大。可中央各部最后论功行赏,李公竟然落职了。

哎!孤城处于危险之际,祸患生于内部之处,智力又哪有什么可施展的地方?勇气又哪有什么可救助的对象?而李公竟然独自闯开关口逃离险地,率领小部队,身先士卒,亲自面对难以测量的危险,歼灭敌人,收复失地,这就是他的功劳啊。有人说:“品行高洁讲义气的臣子被规矩约束。而(高官)不仅埋没其功劳,还要用失守之罪来对他进行厚责,这大概是不够公平持正吧。”

李公不被重用,于是打算用著述文章来自娱。他向南游走,泛舟游于江淮之间。回来之后,他积蓄了天地山川的清爽之气,将它们述诸笔端。现在刊行了三卷,少司农田公认为这些诗作探究事物原理,能够让人获得智慧。筑室颜说:"陶庵先生安静地藏了千卷书。"在陶庵之外环绕着竹木游走于李公门外的人,都称李公为陶庵先生。李公七十岁那年,自己制作了一幅棺材,题词道:“到了齐地九年,自己著成了年谱。”第二年,李公去世。

哎呀!李公看山好像看平地一样,诗酒给他带来的乐趣不减于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李公也可说是人生无憾了。只可惜他凭借通明练达的才能,年富力强,却不能在四方施展自己的才能,突然之间就与寂寞宽闲为伴,渐渐老去。这确实辜负了上天赋予他的才能,导致他不能不被当权者怀疑啊。李公本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为父亲守孝期间,他头发斑白了却仍像小孩子一样地伤心哭泣。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元增,请求朝廷授予李公奉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