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 阅读答案

  2022-10-15 15:34 

经世致用

黄晖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最热闹的时候,都莫过于新生入学那几天。面对浪潮般涌入的一张张满是渴望、朝气勃勃的青春笑脸,谁会不热血澎湃呢?看到他们,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美好未来呀!

轻快而忙碌的脚步匆匆穿过一师①走廊。一张张写着新生姓名的红纸贴在了寝室门上;一间间寝室里,一个个铺位也同样贴上了名字;一块块班级牌挂在了教室门口,一张张课桌贴上了写有学生姓名的红纸;崭新的课本,崭新的校服、校徽发到了新生们的手中……

八班寝室里,新生们收拾着床铺、用品。子鹏正把“第一师范”的领章钉上校服领子,易永畦给满头大汗的他帮着忙。子鹏对面的床上,刘俊卿正木然地扣着新校服的扣子。就数毛泽东动静最大,他收拾好床铺,换上新校服,伸伸胳膊伸伸腿,好像总感觉校服小了一点。

刘俊卿抱着新发的课本,心事重重的样子,木然出了寝室。走过一师走廊,他想去教室,却看见萧子升②闷头坐在走廊栏杆上。他心里一紧:我不是把他的考卷给……为什么他还能考那么好的成绩?真是奇怪!正想着,又看到萧三匆匆跑了过来,他赶紧往前走了几步,躲到走廊的圆柱后面。身后传来萧家兄弟的对话:

“哥,来都来了,就别再东想西想了。那件事,都怪我和润之哥,是我弄丢的文章,是润之哥要帮这个忙,哥,别坐在这儿了,回寝室吧。”

随着一声轻轻的叹息,刘俊卿听到萧家兄弟的脚步声,他从圆柱后面探出头来,望着萧家兄弟离去的背影,他脸上的木然一扫而空,只剩一脸阴沉沉的疑惑——“润之帮忙?”

天黑了,随着校役摇动的铜铃声和喊声,一只手拉动电灯拉绳,室内电灯陡然亮起,照亮了全寝室十个穿着崭新校服的青年。

“各位各位——”周世钊拍了拍巴掌,“从今天起,我们十个人就是同寝室的室友了。今天呢。借这个机会,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就从我这个寝室长开始,我姓周,周世钊,宁乡人。”

同学们次第举手示意,介绍着自己:

“易永畦,浏阳人。”

“刘俊卿,长沙人。”

……

“毛泽东,湘潭的。”

周世钊说:“你就不用介绍了,今科状元嘛,谁不知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刘俊卿冷着脸,望了毛泽东一眼。

“那以后就这样排定了——润之兄是我们寝室的老大,我老二。”周世钊一个个指点着……

里面正排着序,外面走廊上孔昭绶③与方维夏④并肩走来,听到旁边寝室传出一阵热烈的笑声,孔昭绶不由停住脚步,抬头看寝室门上标着“本科第八班”,第一个名字就是“毛泽东”。方维夏与孔昭绶进了门,说:“嘿,好热闹啊。”

学生们都赶忙站了起来向他们问好。

孔昭绶和蔼地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说:“大家不用客气,都坐吧。我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好不好?”

“好的好的,我正有一个问题要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师范?”毛泽东一直想读北大,只是因为没有钱才来读了一师,所以,很想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大家都坐下来,刘俊卿忙不迭地给孔昭绶与方维夏倒来了水。

油灯映照下,学生们簇拥着孔昭绶与方维夏,专心地听着孔昭绶的话——

“诸位今日走入师范之门,习教育之法,今后也要致力于国民教育,如果不解决读书的目的这个问题,则必学而不得其旨,思而不知其意。到头来,不明白自己五年的大好青春、一番功夫都下在了哪里。”

孔昭绶喝一口水停了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从我们第一师范的办学宗旨讲起。”

“大家都知道,自南宋理学大儒张栻张南轩先生在此地创办城南书院发祥,800余年间,虽天灾、战祸,虽朝代变迁、帝王更迭,而绵绵不息直垂于今日……”

孔昭绶的声音中,一双双脚悄悄停在门外。一个个经过的学生静静地站在了门口。

“如孙鼎臣、何绍基,如曾国藩、李元度,如谭嗣同、黄兴。历代人才辈出而灿若星辰,成为湖湘学派生生不息之重要一支,为什么?我想,一句话可以概括:经、世、致、用。”

“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那种关进书斋里,埋头故纸堆中做些于国于民无关痛痒的所谓之学问,不是我湖湘学派的特点,湖南人读书,向来只为了两个字:做事!做什么事呢?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事!”

毛泽东迫不及待地插嘴道:“那——什么事于国于民最有用呢?”

孔昭绶鼓励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以今时今日论,我以为首要大事,当推教育。”

“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只有大兴教育,才能以新知识,新文化扫除全民族的愚昧落后,教育人人,则人人得治,人人自治,则社会必良,社会改良,则人才必盛,真才既出,则国势必张……”

寝室外的走廊上,早已静悄悄挤满了入校的新生。孔昭绶的声音仿佛巨大的磁石,正吸引着更多的人不断聚集……

孔昭绶说:“以此而推论,当今之中国,有什么事比教育还大?读师范,学教育,他日学成,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绵薄,为中华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不正是诸位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吗?”

一片沉思的寂静中,突然响起了掌声。孔昭绶一回头,这才发现身后居然密不透风地挤满了学生。

(节选自《恰同学少年》第七章,有删改)

【注】①一师: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②萧子升,文中新考入湖南一师的学生。颇有才华,人称“湘乡第一才子”,刘俊卿嫉妒他的才华,暗中破坏,偷走了他和弟弟萧三的考试作文。毛泽东代萧家兄弟重写了作文上交,萧子升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③孔昭绶(1876—1929),长沙人。我国近代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先驱”。时任一师校长。④方维夏(1880—1936),湖南平江人,近代教育家、革命烈士。时任一师学监主任。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以热情洋溢的笔墨表达了学校开学给人带来的喜悦和期待之情,给全文奠定了昂扬振奋的感情基调。

B.寝室长周世钊让大家自我介绍时,说毛泽东是今科状元不用介绍,这侧面交代了毛泽东的出众才华已经众人皆知。

C.孔昭绶列举孙鼎臣、何绍基、曾国藩、李元度、谭嗣同、黄兴等历代人才,旨在证明湖湘学派生生不息 强大生命力。

D.学生们密不透风地簇拥着两位师长聆听谆谆教诲,展现了有旺盛求知欲和强烈责任感的一代青年的风貌,呼应了开头。

7.关于文中刘俊卿偷听萧家兄弟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心事重重”“一脸阴沉沉”和“冷着脸”描写刘俊卿,以此来展现这个人物性格的阴郁。

B.综合一些细节来看,刘俊卿烦恼的真正根源是他曾经对萧子升的试卷动过手脚。

C.萧子升能顺利进入一师就读,是因为毛泽东给予了他帮助,而这让他很有负担。

D.偷听而知实情,很多文艺作品采用这一手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也有相似情节。

8.文章第二、三两段展现开学场景,如电影镜头般富于动感和感染力,请对此加以赏析。(6分)

9.孔昭绶对学生讲 关于“经世致用”的话反映了他对现实与教育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C 【解析】“旨在证明湖湘学派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理解有误。孔昭绶列举这些英才,是为了引出第一师范办学宗旨“经世致用”的观点。

7.B 【解析】“刘俊卿烦恼的真正根源是他曾经对萧子升的试卷动过手脚”推断有误。综合上下文看,刘俊卿这个人物性格复杂,嫉妒心和功利心都很强,“对萧子升的试卷动过手脚”可能会让他心理上有点压力,但不是烦恼的真正根源。

8.①开学场景的描写运用动态的特写镜头组合多个画面。轻快忙碌的脚步,一张张写有学生姓名的红纸,一间间寝室,一个个铺位,一块块班级牌,一张张课桌,崭新的课本、校服、校徽,连续快速推进,富于动感。②整体有电影画面由外到内、从面到点的推移感。从走廊、寝室门到寝室里,从教室门口到教室里;寝室里,先是新生收拾床铺的群体画面,再是子鹏、易永畦、刘俊卿、毛泽东一个个人物的特写画面。③这些丰富的画面连缀,勾勒出故事发展的背景,渲染出欢欣喜悦、朝气蓬勃的开学氛围,仿佛带着读者置身校园,沉浸其中,为故事的发展蓄势,富有艺术感染力。

【解析】小说中体现的电影镜头感,首先在于场景描写的一系列特写组合和快速切换。如第二段中以“轻快而忙碌的脚步匆匆穿过一师走廊”为描写的切入点,充当了摄影镜头的作用,展现了“一张张写着新生姓名的红纸贴在了寝室门上;一间间寝室里,一个个铺位也同样贴上了名字;一块块班级牌挂在了教室门口,一张张课桌贴上了写有学生姓名的红纸;崭新的课本,崭新的校服、校徽发到了新生们的手中”的群像。而这些充满时间快速流动的场景中,开学场景的热闹、忙碌便被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小说从“轻快而忙碌的脚步匆匆穿过一师走廊”展开,首先略写了一师寝室区、教师区,然后在第三段将视角重点放在八班寝室,尤其是毛泽东寝室中,详略分明。如,随着这个隐藏着的步伐,我们的视角首先从在走廊上看到的寝室门,以及寝室内的大体场景,到教室门以及教室内的大体场景,从而感受到了镜头逐渐从远到近拉进的推移感。而第三段则又回到寝室区,却与上一段的略写不同,而是将视角集中展现在其中一个寝室,并具体描写了子鹏、易永畦、刘俊卿、毛泽东等人物“子鹏正把‘第一师范’的领章钉上校服领子,易永畦给满头大汗的他帮着忙。子鹏对面的床上,刘俊卿正木然地扣着新校服的扣子。就数毛泽东动静最大……”的具体行为,充分体现了由面到点的镜头推移感。

作者虽以“轻快而忙碌的脚步匆匆穿过一师走廊”充当摄影镜头,却并未直接点明这一“脚步”的主体。因此,任何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充当这个摄影者的身份,代入其中去看到、感受到这两段中开学场景的热闹群像,更是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毛泽东“收拾好床铺,换上新校服,伸伸胳膊伸伸腿,好像总感觉校服小了一点”的激动心理。而开学场景的热闹和学生们欢欣喜悦的激动心理展现得越形象,也就越有利于后续情节的展开。

9.①孔昭绶深感中华百年积弱,民智未开,这是让他忧虑的现实。②孔昭绶认为只有大兴教育,让每个人受教育,才能以新知识、新文化去开启民智,培育国家栋梁之材,从而改良社会,振兴中华。③孔昭绶认为承担着教育重任的师范院校,要教给学生经世致用,要学而明其旨,学得真知识,做于国于民有用的事。

【解析】这篇小说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心怀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对青年学生强大的引领和启示作用。而老一辈革命家孔昭绶对革命的思考,就充分体现在他所说的话中。

就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言,孔昭绶所说的“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因为民智未开而一直积贫积弱的困境;他所说的“新文化扫除全民族的愚昧落后”也从侧面反映了此前全民族愚昧落后的可悲现实。

孔先生对于“经世致用”的论述,主要是为了回答前文毛泽东为什么要读师范的问题。而从其对“经世致用”的解释“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可充分看出其兴办教育是为了学得更多优秀的知识以改变当时落后的国家和社会这一革命理念。

在孔昭绶说话的最后,他说“读师范,学教育,他日学成,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绵薄,为中华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不正是诸位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吗?”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理念:学生们读师范是为了学习如何去教育民众,以开启民智,帮助中华民族振兴,这也是学习教育以“经世致用”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