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 阅读答案

  2021-12-14 12:58 

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丁丑,恪坐免官,削户三百。上曰:“长史权万纪事吾儿,不能匡正,罪当死。"柳范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止畋猎,岂得独罪万纪!"上大怒,拂衣而入。久之,独引范谓曰:“何面折我?”对曰:“陛下仁明,臣不敢不尽愚直。”上悦。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丙子,以皇孙生,宴五品以上于东宫。上曰:“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征之功也。"皆赐之佩刀。上谓征曰:“朕政事何如往年?”对曰:“威德所加,比贞观之初则远矣;人悦服则不逮也。”上曰:“远方畏威慕德,故来服;若其不逮,何以致之?”对曰:“陛下往以未治为忧,故德义日新;今以既治为安,故不逮。”上曰:“今所为,犹往年也,何以异?”对曰:“陛下贞观之初,恐人不谏,常导之使言,中间悦而从之。今则不然,虽勉从之,犹有难色。所以异也。”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云:‘赏太厚。’陛下云:‘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故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司户柳雄妄诉隋资,陛下欲诛之,纳戴胄之谏而止。是悦而从之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陛下恚之,虽以臣言而罢,勉从之也。”上曰:“非公不能及此,人苦不自知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有删改)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B.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C.上日/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D.上曰/其事可闻欤/对曰/陛下昔欲杀元律师/孙伏伽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削户,曾经被封赏的户数被削减以示惩戒。古代封赏有千户侯、万户侯的说法。

B.表,古时给皇帝的书信、奏章,本文的“表”和《出师表》《陈情表》都含劝谏的意味。

C.丙子,天干地支可以纪年、月、日。本文“丙子”是用来计日的,纪年用的是皇帝年号。

D.洛阳宫,洛阳曾是东汉的都城,在唐高宗后被定为东都,此处指在洛阳修建宫殿。

14.魏征认为太宗“人悦服则不逮也”的理由主要是什么?请简述。(3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语境中对“以为”一词主语的理解。其主语如果省略,则语意难以理解。本题还考查对 “赐”一词宾语的理解。“赐”的宾语应该是物而不宜是人,所以要断在“兰陵公主园”处。

11.【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解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赴职的原因,不含有劝谏的意味。

12.【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析】“臣子虽然顺从太宗勉强进言,但是脸上已经有为难的神色”有误,应该是太宗虽然勉强顺从臣子的谏言,但是脸上有为难的神色。

13.【参考答案】(1)远方的人畏服威严仰慕仁德,所以前来归顺;如果说不如从前,为什么会到达这一步呢?(“逮”“何以”“致”各1分,句意1分)(2)如果不是你,没人能说到这么深刻的地步(或译为:我达不到这一步),人苦于不能了解自己啊。(补出“不能及此”的主语,1分,“苦” “自知”各1分,句意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析】文言翻译重视对使动、意动、活用、一词多义等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第(1)句,“威”属于形容词用作名词,“何以致之”可根据后文魏征的回答推测,此处太宗是在询问比不上从前的原因。第(2)句,“不能及此”是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语,此处主语不明,因此两种翻译均可。“苦”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自知”也属于倒装结构。

14.【参考答案】心理上,觉得国家已经治理好了,不居安思危。行动上,听人劝谏,勉强答应,面有难色。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析】本题重点在回答魏征说太宗“人悦服则不逮”的原因,所以可以从太宗的心态和行动上加以总结,从原文中搜寻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