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 阅读答案

  2024-11-20 23:03 

屋檐

余继聪

晚饭后散步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于是急忙奔走,到处找屋檐避雨,才发觉,原来偌大的城市里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雨的屋檐,于是就怀念起儿时生活的乡间来。

在儿时的乡间,是根本不用为避雨发愁的,只要有人家,就会有屋檐,哪怕是独家村,也有屋檐,家家户户的大门、房子全都是飞檐翘角、飞边宽宽长长的。艰难行进、疲惫奔走于旅途中的人,旅居他乡的人,只要隐隐看到前面有一院瓦房、一户人家,马上就会精神倍增,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无论有多大风雨多么寒冷,只要有一院瓦房,就会有一片温暖的屋檐可以避风避雨,乘凉歇憩,就会有凉爽或者温热的一碗水喝。即便主人不在家,也可以在他家的屋檐下、门楼下避避风雨,或者乘乘凉,休憩休憩。那时候,很多乡村人家都是不锁院门的,主人不在家,你甚至可以自己打开院门,进厨房里舀一瓢清凉的水喝。

乡间人家,即便建盖的是砖瓦房小院,也会建盖有高高的门楼,冬天温暖夏天凉爽,路人们可以到屋檐下避雨避风或者乘凉休憩。有屋檐的人家,有屋檐的瓦房人家,大都是古风犹存、古朴善良、热忱好客的,你完全可以敲开或者推开门,直入其家,在灶房或者火塘边,烤一烤火,晾一晾衣服,喝一碗一罐热腾腾温暖暖香喷喷的茶,或者乘乘凉、歇歇气的。特别是在山区,乡亲们特别好客,不管什么人来,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只要从家门口经过,主人都会出来邀请你到家里吃茶,甚至还会煮上一块腊肉,邀请你一起吃饭吃酒的,让你顿时有了温暖的、宾至如归的感觉。

乡村人善良淳朴,自古以来,建盖房子往往都会飞檐翘角,让房子伸出宽宽的屋檐、宽宽的飞边,有意无意间,给无数的旅人飞鸟困兽提供了遮风避雨、乘凉休憩的地方。特别是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每年春天里总会飞回来,在家家户户的屋檐下筑巢做窝,繁衍乳燕,于是家家户户在家里做着饭、吃着饭、休息着都可以看见燕子爸爸妈妈们飞出飞进,衔泥筑巢,捕捉昆虫回巢来喂乳燕,屋檐上的燕子一家恩恩爱爱,其乐融融,幸福快乐,屋檐下的人家同样恩恩爱爱,其乐融融,幸福快乐。那时候,善良淳朴的乡亲们,家家户户建盖瓦房的时候,都要伸出宽宽的屋檐,其实也是为了让燕子等鸟类、小生命有一个可以筑巢安居或者休憩避雨的地方。

生活于乡间的近二十年,常常有在别人家屋檐下避雨的情况。陪母亲进城卖菜,去下苏村的外婆家,去其他村走亲串戚,去李家庵供销社买水火油和盐巴铅笔作业本,去邻村沙溪村小学上学,去乡中学车坪中学读初中,进城读高中,都会经过许多村庄,许多院落瓦房,许多人家。那时候生活普遍贫穷,很少有人家买得起伞,也没有蓑衣篾帽,甚至找不到可以披在身上、顶在头上的一块塑料布,我们家也一样,雨来时,如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好任由雨淋。但是只要赶到一个村庄,走近一个院落、一院瓦房、一户人家,就不愁屋檐门楼避风躲雨,也不愁屋檐门楼乘凉,甚至不用担心口渴没有水喝,随便推开一院瓦房的门,都可以讨到一瓢凉爽的泉水或者一碗温暖的开水喝。

那年月,在乡间路上走着走着,忽然遇到一片雨云压过来,不用为没有雨伞蓑衣篾帽发愁,只需紧走几步或者一会儿,就可以赶到一个村庄,找到一户人家、一片屋檐或者一间门楼避风避雨。那时候,乡间没有伞,也不习惯用伞,蓑衣篾帽,也都是准备着上山放牧牛羊,到野外庄稼地里干活时候用的。

那时侯,家家瓦房,户户屋瓦鳞次栉比,在像鱼鳞一样一排排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筒瓦板瓦上,长满红绿红绿的瓦花(瓦松),在朝阳里夕阳里,都是显出红色,十分美丽。在一些上百年的古老瓦房上,瓦花可以长到两三尺高,密密麻麻、亭亭玉立在瓦房顶上,从屋脊上一直长到屋檐边,使得一院院古老的瓦房显得更加生机盎然,鲜活灵动,古朴美丽。天晴的时候,我们这些小淘气鬼会从楼月台上爬上屋顶,踩在瓦楞上,去采摘一株株美丽的瓦花。

秋冬季节,母亲们也会把采摘的红辣椒、柿子用竹篾筛子端到楼月台或者屋瓦上去晾晒,很多人家直接把红辣椒、苞谷、高粱一串串像编辫子一样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晾晒。一把把镰刀,直接挂在屋檐下的墙缝里,一领领蓑衣,一顶顶篾帽草帽,也都是挂在屋檐下,外出需要时随手取下,回家后随手挂上。

雨季来时,枯枯地待在家里,欣赏雨水从瓦房屋檐边滴落,叮叮咚咚的,滴落在地面上,就像仙子们的一枚枚细细长长手指,在一架无边的硕大古琴上敲打弹奏一首首乡间古曲,在美丽无边的大地上织绣美丽的花朵。看得兴起,我们就会走到屋檐边,用小手接捧那些美丽的水滴、水线和仙子们的手指,猜想着是什么仙子在弹奏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河流山脉、庄稼屋瓦、万千乐器,想象着是什么仙子的一枚枚手指,那样温润白嫩,那样纤细修长、灵动迷人,猜想着一排排像琴键一样起起伏伏高低错落的屋瓦是谁的琴键……于是,我们把乡居的一个个枯燥乏味日子过得趣味横生,有滋有味。

如果没有瓦房,没有屋檐,我们那些乡村孩子的童年将会是多么苍白乏味啊!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头写城市中无法找到避雨的屋檐,进而引出对儿时乡间生活的怀念,为下文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B.文中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旅人在艰难行.进中看到乡村瓦房时的喜悦心情。

C.文本多运用叠词,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描写形象生动,饶有趣味,极大地丰富了文章内涵。

D.文本结尾抒发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指出没有屋檐的乡村孩子的童年将会苍白乏味,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乡村变迁的忧虑。

7.关于文本划横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对“瓦房”“屋瓦”的描绘,呈现了乡村的古老与美丽,给读者以视觉享受。

B.文本对“瓦花”的描写十分细腻,给读者展现了颇具特色的乡村自然景观,令人向往。班级姓名

C.作者通过描写红辣椒、苞谷、高粱等农作物的晾晒场景,展现乡村生活的富足与安逸。

D.孩子们从楼月台去采摘瓦花的场景,表现出乡村孩子天真无邪、亲近自然的童趣。

8.作者在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雨的屋檐时,为何会“怀念起儿时生活的乡间” 请结合全文概括。(4分)

9.作者回忆了在乡村屋檐下躲雨的场景,学校“光影翰墨”社团想把这场面拍成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并发挥想象,完成以下表格。(6分)

阅读题目

6.D(“对现代乡村变迁的忧虑”有误)

7.C(这些农作物的晾晒只是反映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并非体现富足与安逸)

8.①乡间的屋檐给与生命温暖和安全,屋檐下的人家善良好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者怀念这种温情;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9.①远处是层层叠叠的瓦房,屋檐错落有致,雨丝细密地落下,形成一层朦胧的薄雾口

②在乡间,每一片屋檐下都藏着温暖的故事。风雨中,一杯热茶,一份关怀,让旅人的心找到了归宿。(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