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凉
唐•白居易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译文】
夜晚就这样在秋雨过后来到,空气一下子新鲜极了。
温度也差异很大。手中的扇子可以先放下了,但还没有穿秋衣的必要。
不过,现在要坐或卧久些,要垫一层木板了,竹席也快要收起来了。
这种天气秋高气爽,谁喜欢睡大觉呢?便是那些有时间又没有野心的人们。
【注释】
1 飒然: 迅疾、倏忽貌。
2 生衣: 夏衣。
3 簟: 竹席。
【简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秋雨后凉意的细腻描绘,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直接点明时间和环境,一夜秋雨过后,秋天的气息焕然一新,给人以清凉、清爽之感。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通过团扇被搁置、单薄的夏衣不再穿着,形象地展现出天气转凉的变化。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捣衣声更增添了诗人的思绪,难以与凉席亲近,烘托出一种孤寂、忧愁的氛围。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诗人发出感慨,这种秋凉的情境,只有贫困、清闲、年老、消瘦的人感受最为深刻。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反映出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景和感受,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
【赏析】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这二句起得干净爽利,非常符合人们辞夏迎秋的心理。“秋气”一般指秋日的凄清之气,《吕氏春秋·义赏》称“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因而,在绝大多数诗人眼中,秋气是肃杀的,是堪悲的。而白居易却说,“秋气飒然新”。飒然,在这里是清凉的意思,与“新”连用,则形容秋气清新爽朗,令人神清气爽。
首联破“秋”之题,中间两联则侧重写“凉”。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意思是说:摇了一夏的团扇可以放手了,夏天的衣服也不必再穿了。
秋凉与团扇的纠葛,自汉代班婕妤作《团扇歌(怨歌行)》始:“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秋凉一至,团扇即遭弃置,即使它与主人曾有过“出入君怀袖”的亲密,也改变不了“辞手”的命运。白居易或许并没有用班婕妤之典,而只是在单纯地记录事实。
下句的“生衣”,我们之前多次提及,即指未经煮炼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其特性是质地轻薄、透气易干。白居易在《残暑招客》中写有“却取生衣着”之句。颔联的“更添砧引思”句,亦是对生衣的引申。
“生衣不著身”,自当换上熟衣。作为御寒之物,熟衣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工序——将织物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称为“捣练”、“捣衣”。古代妇女一般在秋天捣衣,并将制好的衣服寄给远方的丈夫,一同寄去的还有对丈夫的思念。这个情景出现在诗词中,就成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秋歌》),“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后来,与之相关的词语,如“砧声”、“寒砧”,“寒杵”、“秋砧”、“急杵”等,都染上了思妇怀人、盼归的意味。因此,白居易用“更添砧引思”来写秋凉。
“难与簟相亲”比较容易理解。热时,恨不得粘到凉席上;凉时,自然要远离之。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尾联抒情:谁更能敏感地觉察到凉意呢?当然是“我”这个又穷又闲又瘦的老头子。末句着一“闲”字,给人一种闲淡之感。无心对物喜,无心对秋悲,等到对所有的事物都提起不兴致,也是一种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