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①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名句)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用,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匈请命。”对曰:“以敝邑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坊人以时螟馆宫室。诸侯宾至,仆人巡宫,车马有所,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覆命,赵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子产:名侨.郑国大夫。②诛求:征求,索取。③时事:朝见聘问。④塓(m),粉刷墙壁。
阅读题目
10.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案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黑。(3分)
公不留A宾B而亦无C废D事E忧F乐同之G事H则巡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缮完葺墙,“缮”,修治,“葺”,修补;“完”同“院”;整意思是“修缮馆舍”
B.荐陈:荐,进献,陈,陈列。古时朝聘向主人献礼,必先陈列于庭,故称荐陈。
C.观,古代宫门前的双阙,与《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意思不同
D.敢,岂敢,怎敢,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以烦执事”中的“敢”意思相同。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产陪郑伯去晋国参加会盟,晋侯以鲁国丧事为借口,没有接见郑伯,郑国君臣受到。
B.土文伯责问子产,晋国想方设法保证屈尊到仿的诸侯的安全,身为诸侯臣属,为何毁坏馆垣。
C.士文伯复命后,赵文子深感自责,认为用简陋的馆舍羞辱诸侯是自己的过错,并派士文伯致。
D.叔向认为辞令不可偏废,他引用《诗经》中的相关语句、盛赞子产深谱辞令之道,诸侯因此受益。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2)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14.针对士文伯的责问,子产是从哪些方面加以应对的?请分层概括。(3分)
阅读题目
10.BEG【解析】标点应该是: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意思是,文公不让宾客耽搁,也没有荒废宾主的公事。和宾客忧乐相同,有事就加以安抚。
11.D【解析】“敢惮勤劳”,“怎敢害怕修垣的勤苦劳累”“敢”,怎敢;而“敢以烦执事”,“敢”是表敬词,冒昧的。
12.C【解析】赢诸侯,是“接待诸侯”之意,不是“羞辱诸侯”
13.(1)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够自己戒备,让别国的宾客又怎么办呢?(“坏”拆毁、毁坏,“戒”,戒备,“若异客何”,“若……何”固定句式。采分点各1分,句意1分)
(2)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君王接见的命令也无从知道。如果还不拆毁围墙,这就没有地方收存财物礼品,从而要加重罪过了。(“无时”,没有定时;“币”,财物礼品;“重”,加重。采分点各1分,句意1分)
14.①从自身,表达本国的真诚恭敬,②从历史,称赞晋文公礼遇诸侯的风范,③从现实,陈述如今为完成使命的无奈。(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襄公死去的那一个月,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由于我国有丧事,没有接见。子产派人将晋国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让郑国的车马进入馆舍安放。士文伯责备他,说:“我国由于政事和刑罚不够完善,到处都是盗贼,这对于屈尊来存问寡君的诸侯臣属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因此派官吏修缮宾客所住的馆舍,加高大门,增厚围墙,以不让宾客使者担忧。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够自己戒备,让别国的宾客又怎么办呢?由于我国是诸侯的盟主,修缮围墙,来接待宾客。如果都拆毁了,那么将怎么供应宾客的需要呢?寡君派我前来请问拆墙的原因。”子产回答说:“由于我国地方狭小,夹在大国之间,而大国索取财物,又没有一定的时候,因此不敢安居,尽量搜索我国的财富,以便随时来朝会。正碰上你们的国君没有空闲,因而没有能够见到;又得不到命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见。我们不敢献上财物礼品,也不敢让它暴露在外面。如果奉献,那么它就是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在庭院里陈列的仪式,就不敢奉献。如果让它们暴露在外面,就又害怕时而干燥时而潮湿因而腐朽或虫蛀,以加重我国的罪过。我听说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宫室矮小,没有奢华的观阁台榭,而把接待诸侯的宾馆修得又高又大,宾馆好像现在君王的寝宫一样。对宾馆内的库房、马厩都加以修缮,司空及时整修道路,泥瓦工按时粉刷墙壁,诸侯的宾客来了,仆人巡逻宫馆。车马有一定的处所,各部官吏各自陈列他的礼品。文公不让宾客耽搁,也没有荒废宾主的公事。和宾客忧乐相同,有事就加以安抚,对宾客所不知道的加以教导,对他们的缺乏加以接济。宾客来到晋国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怕抢劫偷盗,也不担心干燥潮湿。现在铜鞮山的宫室绵延几里,而诸侯住在像奴隶住的屋子里,门口进不去车子,而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开行动,而对天灾疫病又没有任何防务措施。宾客进见诸侯没有一定的时候,君王接见的命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这就没有地方收存财物礼品,从而要加重罪过了。冒味地问一声,对我们将有什么指教?虽然君王有鲁国的丧事,但这同样也是我国的忧虑。如果能够奉上财物礼品,我们愿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君王的恩惠,岂敢害怕修墙的辛勤劳动!”士文伯复命。赵文子说:“他说得对。我们做的实在是不好,用容纳奴隶的房屋去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就派士文伯去表示歉意并说自己无能。晋侯接见郑伯,特别加重了礼仪,举行极隆重的宴会,赠送更加丰厚,然后让他回去。于是就建造接待诸侯的宾馆。
叔向说:“辞令的不能废弃就像这样吧!子产善于辞令,诸侯因他而得利,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说:‘辞令和谐,百姓团结,辞令动听,百姓安定。’他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