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2017-05-26 14:39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一、选择题

1、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弹性或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①公开市场操作     ②利率管制     ③再贴现政策     ④法定存款准备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再贴现利率的特点是    

①短期利率     ②官方利率     ③长期利率     ④基准利率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3、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①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②优惠利率    ③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④不动产信用控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是由     构成。

①操作时滞      ②市场时滞      ③认识时滞     ④决策时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货币政策作用的内部时滞是由     构成。

①操作时滞      ②市场时滞      ③认识时滞     ④决策时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在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中,其中     两大目标之间是一致的,不存在冲突。

①经济增长     ②充分就业     ③物价稳定     ④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既可以调节利率水平,又可以调节利率结构。

A.公开市场操作     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C.再贴现政策     D.再贷款政策

8、流动性比率管理应属于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直接信用控制   D.间接信用控制

9、自然失业是指    

①摩擦性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     ③结构性失业     ④长期性失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0、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有    

①相关性     ②可控性     ③可测性     ④抗干扰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一般有    

①货币供给量     ②利率     ③准备金     ④基础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一般有    

①货币供给量     ②利率     ③准备金     ④基础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3、下列目标中     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顺差     D.币值稳定

14、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②提高再贴现率    ③降低再贴现率   ④中央银行抛出债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    

①可贷资金减少     ②可贷资金增加     ③超额准备金增加     ④超额准备金减少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受影响 D贷款利率升降不好判断

17、     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直接信用控制

18、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再贴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     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A.金融机构     B、政府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19、货币政策只是     的一部分。

A.财政政策     B.金融政策     C.产业政策     D.产权政策

20、目前大多数国家选用的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是    

①利率     ②货币供给量     ③股权收益率     ④国内信用增加额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21、在银行贷款和投资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若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  信用。A.紧缩     B.扩张     C.稳定     D.不确定

22、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会     再贴现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3、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会     再贴现率。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4、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会    

A.买进有价证券   B.卖出有价证券   C.提高再贴现率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25、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    

A.经济增长,就业减少         B.经济增长,就业增加

C.经济下滑,就业增加         D.经济下滑,失业减少

26、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    

A.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       B.市场疲软,有扩张意向

C.市场过热,有扩张意向       D.市场疲软,有紧缩意向

27、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A.利率最高限     B.信用配额     C.流动性比率     D.窗口指导

28、从现实经济运行客观上有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开始,到中央银行认识到确实需要实施货币政策所耗费的时间,称为    

A.决策时滞      B.认识时滞     C.操作时滞     D.外部时滞

29、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A.平衡财政收支     B.稳定社会物价     C.促进充分就业     D.保持经济增长

30、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    

①公开市场业务     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③再贴现政策     ④再贷款政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1、下列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手段的是    

①道义劝告     ②窗口指导     ③信用配额     ④利率最高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32、下列中,属于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有    

①货币政策的时滞     ②货币流通速度     ③微观主体预期     ④其他经济政治因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33、下面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公开市场业务   ③消费者信用控制   ④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判断题

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用以调控货币供给总量、信用供给总量和一般利率水平,或是针对某些图经济领域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3、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均具有较强的政策告示效应。

4、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长短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决策水平、对金融控制能力及其独立性等因素,还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银行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反映的敏感程度。

5、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长短,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银行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反映的敏感程度,是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的。

6、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7、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非一级证券市场进行的。

8、我国目前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故理想的操作目标应是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9、从未来货币政策实施的发展趋势看, 再贴现政策将成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职能会逐渐退化。

10、当假定的流动性陷阱出现时,由于人们预期和选择将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被人们无限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不会引致投资的增加.这是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的一个主要原因。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向着紧缩性方向变化。

12、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只是等额地投放基础货币,但不是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13、货币政策目标呈一致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14、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1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利率。

16、货币政策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措施的总和。

17、货币政策是微观的经济政策。

18、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

19、货币政策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政策。

20、货币政策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

21、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

22、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中央银行。

23、为了便于执行,所以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单一的。

24、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25、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多重的,但都不互相影响。

26、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货币政策的四大政策目标之一。

27、货币政策是一国的长期的经济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在任何时期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28、菲利普斯曲线表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正相关的关系。

29、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只有矛盾性,没有一致性。

30、充分就业就是一国所有的公民100%都有工作。

31、当一国的需求不足,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32、充分就业不包括自愿失业在内。

33、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

34、公开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有价证券,用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5、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会提高再贴现率。

36、当政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提高存款准备率。

37、当市面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需求量,中央银行将会卖出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求关系。

38、窗口指导是属于直接的信用控制。

39、在任何情况下,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都存在。

40、一般来说,政府始终把物价稳定目标放在其他目标的首位。

41、相关性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之一。

42、货币政策的传导只是经济变量的传导,不包括机构的传导。

43、货币政策的传导是以货币流量形式,涉及各种经济变量,其中主要的是价格。

 

三、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目标

3、最终目标

4、中介指标

5、操作指标

6、货币政策工具

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9、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0、再贴现政策

11、公开市场操作

1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13、货币政策效应

14、货币政策时滞

15、内部时滞

16、外部时滞

17、认识时滞

18、决策时滞

19、操作时滞

20、市场时滞

21、消费信用控制

2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23、不动产信用控制

24、直接信用控制

25、道义劝告

26、窗口指导

27、产业政策

28、收入政策

29、自然失业

30、双目标论

31、可测性

32、可控性

33、相关性

34、抗干扰性

35、单目标论

 

四、问答题

1、试分析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2、试分析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3、试分析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4、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5、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6、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8、请比较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9、货币政策效应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1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与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1、简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利率变动对投资规模的影响。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一、选择题

1、C       2、A       3、D       4、A        5、B

6、A       7、A       8、C       9、C       10、D

11、B     12、C      13、C      14、B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B     22、A      23、B      24、A       25、B

26、A     27、D      28、B      29、A       30、C

31、D     32、C      33、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三、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目标:它是由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3、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内容。

4、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某种特定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

5、操作指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选定的一些既能被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又与中介指标联系紧密的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6、货币政策工具:这是指由中央银行掌握和具体实施的,可对金融变量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手段。

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解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进行控制的政策工具。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这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和特殊用途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

9、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交存款准备金已达到调控货币规模目的的制度。

10、再贴现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资金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的调控手段。

11、公开市场操作:这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

1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这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变量到最终目标的祖祠传递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13、货币政策效应:包括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实现和能够在多大程度实现其政策目标,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实现等内容。

14、货币政策时滞:这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及产生效果的滞后性,具体说就是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15、内部时滞:这是指作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16、外部时滞:这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际执行到这一政策在经济中产生相应效应之间的时间。

17、认识时滞:这是指从现实经济运行客观上有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开始,到中央银行认识到确实需要实施货币政策所耗费的时间。

18、决策时滞:这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确实需要实施货币政策,到真正确定要实施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

19、操作时滞:这是指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20、市场时滞: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映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

21、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2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2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24、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25、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26、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政策措施。

27、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对某些产业、行业进行一定形式的扶植或限制的政策。

28、收入政策:主要是为了调节社会有效需求以及保证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而采取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执行的工资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29、自然失业:是指包括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等短期性失业。

30、双目标论:持有双目标论的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坚固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两个目标。

31、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地获取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变量的准确数据,同时这些指标有明确的定义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的要求。

32、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政策工具对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

33、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要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变动要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

34、抗干扰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

35、单目标论:持有单目标论的人认为,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只能以单一目标为己任。

四、问答题

1、试分析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进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作用机理: 买入(卖出)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减少)       超额准备金增加(减少)       货币供给量增加(减少)        利率水平下降(上升).

政策效果: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具有调控存款货币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调节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较好的连续性,操作的可逆转性,及时性的特点.

局限性在于:(1)技术性很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2)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否则将影响操作效果。

2、试分析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

作用机理: 再贴现率提高(或降低)      向中央银行借款成本增加(或减少)     超额准备金减少(增加)       信贷投放与投资减少(增加)       货币供给量减少(增加)       利率水平上升(下降)。

政策效果:再贴现最大的优点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不仅具有调节市场利率水平,信贷结构的作用,还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

局限性在于: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宜经常变动。

3、试分析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政策效果及特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试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与信用创造能力而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措施。

作用机理: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或降低)      超额准备金减少 (或增加)     存款货币创造能力金下降(提高)       信贷投放与投资减少(增加)       货币供给量减少(增加)、

利率水平上升(下降)。

政策效果: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并且它对货币供给量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见效快。

局限性在于: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威力过于巨大)

4、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货币政策时滞:这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及产生效果的滞后性,具体说就是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因此从中央银行对经济活动中的变化有所反应,到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再到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发生作用,再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变化波及到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由中介指标的变化再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就总体过程来说,货币政策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5、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也具有统一性。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通常在经济增长的时期,由于投资与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的生产规模相应扩大,对劳动力需求较旺,社会失业率较低。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往往就互为矛盾,(可酌情展开)因此,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于是出现了如何根据具体阶段特点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取舍的要求。(酌情展开)

6、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若要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地获取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变量的准确数据,同时这些指标有明确的定义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的要求。

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政策工具对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

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要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变动要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

抗干扰性:作为中介指标及操作指标的变量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

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解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进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类。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这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和特殊用途而采取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具体内容可适当展开)

8、请比较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包括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概念可适当表述)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进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适用于一国具有较发达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所必要的微观环境。

优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具有调控存款货币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调节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较好的连续性,操作的可逆转性,及时性的特点

局限性在于:(1)技术性很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2)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否则将影响操作效果.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

优点:再贴现最大的优点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不仅具有调节市场利率水平,信贷结构的作用,还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防止金融恐慌的作用

局限性在于: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宜经常变动。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与信用创造能力而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措施。

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并且它对货币供给量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见效快. 存款准备金为中央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测的储备,大大便利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局限性在于: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威力过于巨大)

9、货币政策效应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效应:包括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实现和能够在多大程度实现其政策目标,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实现等内容。

一般说来:政策决策者的判断能力;所运用的工具是否有效;货币政策的内外部时滞长短;货币流通速度;微观主体的预期及行为选择;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等等都会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小产生一定影响。(酌情展开)

1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与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具有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则由中央银行具体实施。二是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三是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所使用的攻击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及转移性支付等,货币政策适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包括一般性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1、简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利率变动对投资规模的影响。

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实际上是凯恩斯学派的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其主要思想是,货币供给(M) 增加会使利率(i )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I)增加,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Y)的增长。其传递机制是:

M (增加)        i   (下降)         I (增加)       Y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