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经济均衡

  2017-05-25 14:38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经济均衡

 

一、选择题

1、早期货币中性理论的典型代表是    

A.传统货币数量说      B.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C.凯恩斯主义学派      D.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

2、     是货币主义货币中性论者的倡导者。

①魏克塞尔  ②哈耶克  ③弗里德曼④凯恩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3、一国总需求通常是由     所组成。

①消费    ②投资   ③政府支出  ④净出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4、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最初是由     提出的。

A.魏克塞尔    B.哈耶克    C.弗里德曼    D.卢卡斯

5、     一起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积极倡导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无效性理论.

①货币主义  ②供给学派  ③理性预期学派④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判断题

1、菲利普斯曲线表述了在一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经验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2、“凯恩斯革命”其政策理论核心就是主张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对一国经济进行干预,也即承认政府政策对经济活动调节的有效性。

3、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政府没有必要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经济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到充分就业均衡。

4、在货币理论上,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是坚定的货币中性论者, 认为货币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5、1929-1933年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危机,使古典经济学派无法在理论上对此进行解释,更无法在实践上提出任何行之有效的对策。

6、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现象,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主义的理论基础--即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这其中以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最为典型。

7、总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并随着货币供应的变动而相应变动。

8、通常条件下,利率决定投资水平, 随后投资水平和乘数一起决定收入水平。

9、一般而言,  社会投资规模水平由两个主要因素所决定: 一是投资的边际效率,二是市场利率。

10、如果本国利率上升, 将会造成本币需求增加而外币需求减少,这样最终本国产品的需求以及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下降。

11、通常来说生产成本的提高,将降低每一价格水平下单位产出的利润, 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12、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则LM曲线将向右移动。

13、由于政府支出是总需求的一部分,所以政府支出的明显作用是使IS曲线向外(右)移动。

14、总需求曲线(AD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15、总供给曲线(AS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

16、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提出了“中性货币”的概念,认为货币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交换媒介,而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17、西方国家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主张政府要对国家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控制。

18、只有在IS 与LM曲线相交点,社会的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才处于均衡状态。

19、在总产出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点上,就会出现均衡总产出水平和均衡价格水平,包括短期与长期均衡。

20、如果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则个人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家庭消费规模增加,可能会使IS曲线移动。

21、IS -LM模型可以用来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均衡

2、IS--LM模型

3、AD--AS模型

4、总需求曲线

5、总需求

6、IS曲线

7、LM曲线

8、自然失业率

9、菲利普斯曲线

 

四、问答题

1、为什么IS曲线向下倾斜,而LM曲线向上倾斜?

2、为什么政府支出会挤出私人支出?

3、简述总需求曲线短期内向下倾斜的原因。

4、简述总供给曲线短期内向上倾斜的原因。

5、简述利率的变动如何对一国进出口规模产生影响。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一、选择题

1、A       2、A       3、B       4、D        5、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均衡:当IS曲线和LM 曲线相交,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从而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2、IS -LM模型:说明当商品市场及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收入和利率的相互关系以及货币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

3、AD-AS模型:这是研究一国产出和价格水平决定的宏观经济模型。

4、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商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组合。

5、总需求:一国对全部经济活动产出的需求总量。

6、IS曲线:表示当商品劳务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各种利率与相对应收入组合的曲线。

7、LM 曲线: 表示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能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和收入的全部组合的曲线。

8、自然失业率:就是劳动力供求相等时存在的失业率。

9、菲利普斯曲线:193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年-1937年失业和货币工资率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一条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之间存在一种经验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的观点,该经验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

四、问答题

1、为什么 IS 曲线向下倾斜,而LM曲线向上倾斜?

IS曲线是反映商品市场均衡的曲线,它代表的是使商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IS曲线的斜率为负,这意味着收入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这是因为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利率低刺激投资,收入将增加;反之,利率高会阻碍投资,形成低的收入水平。因此IS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LM曲线是在既定的货币供给下使货币需求和供给相等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在货币市场中利率和收入呈正方向变化关系。因为在货币量一定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投机性需求增加会减少交易性的货币需求,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利率上升则对应着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2、为什么政府支出会挤出私人支出?

由于政府支出是总需求的一部分,所以政府支出的明显作用是使IS曲线向外移动,同时使收入水平增加。但是当收入水平增加后,利率也要上升。因此,这将是以投资收益率及利率作为投资考虑因素的私人投资受到影响,使私人投资减少,出现”挤出效应”。

3、简述总需求曲线短期内向下倾斜的原因。

假设社会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对应均衡价格P(纵轴)和产出Y(横轴)。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时,在名义货币存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余额数量增加。这会降低利率,刺激投资需求,因而增加总支出,产出也将增加,相应地,价格水平下降,均衡支出水平也增加。所以总需求曲线(AD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4、简述总供给曲线短期内向上倾斜的原因。

总供给曲线的主要特点是:当价格水平(纵轴为价格P)上升时,产品的供给量(横轴)在短期内相应增加。这是由于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产出供给量取决于每一单位能获得的利润。如果利润增加,产出量就会增加;因此总供给曲线短期内是向上倾斜的。

5、简述利率的变动如何对一国进出口规模产生影响。

通常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人将要购买更多的本国证券,为此就需要本币。与此同时,本国人将减少购买外国证券,从而对减少对外币的需求。由于本币需求增加而外币需求减少,所以在外汇市场上本币将升值,从而造成本国商品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酌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