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求谏 阅读答案

  2022-11-29 15:52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阅读题目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B .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C .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D .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刍荛,原指割草打柴的人,文中谏议大夫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

B .三更,古代通常把晚上按两小时为单位分为五更,其中寅时为三更。

C .俯仰,文中的含义与《兰亭集序》中“俯仰一世”的“俯仰”含义不同。

D .舜、禹,二人都是先秦时的领袖,属于“三皇五帝”,为后人所歌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认为,不论是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还是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都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明君和忠臣相处共事,天下方可太平。

B .谏议大夫王珪的看法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都强调了虚心纳言的重要性,谏议大夫王珪也借此来劝谏唐太宗广开言路。

C .魏征认为不进谏的原因有很多: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己而不敢进谏。

D .唐太宗翻阅前朝史书,意识到:当臣下进谏时,如果君主仅仅作出口头上的答复,实际上却终究不肯停止改正问题,这样做终将招致危亡的灾祸。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2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14 .文中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0 .D

11.C

12.B

13.(1)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

(2 )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

14.唐太宗是一个虚心纳谏、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

【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与”在句中做连词,“与……何异哉”连用表示……和……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若放在句末,则只是句末语气词,而且导致后文“赴鼎镬”“冒白刃”的死法与前文不能产生有机联系,排除AC项。

“昌”是“言”的修饰语,“昌言”意为好的意见,中间不能断开;“岂”一般用于句首,意为“难道”,故排除AB项。

故选D 。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A.“ 文中谏议大夫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说法有误。“纳刍荛”指施政者应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询意见,不耻下问。

B.“ 其中寅时为三更”说法有误。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D.“ 禹属于‘三皇五帝’”说法有误。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说法不一。三皇通常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也有古籍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都没有禹。

故选C 。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与《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观点相近”说法有误。《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为了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并非指虚心纳谏。

故选B 。

13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 )“比”,近来;“观省”,观看反思;“所以”,之所以……的原因;“尽”,弄清楚;“情”,想法。

(2 )“渐”,开端;“已”,满足,停止;“必”,必然,一定;“为”,制作。

1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原文中唐太宗的语言描写“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以及行动描写“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可概括出他善于纳谏。

根据唐太宗的自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以及他经常历览前事思己得失等内容可以看出他励精图治。

由上述两个特点以及日常学习中对唐太宗的了解,可得知唐太宗是个明君。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就像鱼得到了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刚直的议论,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参与处理政事。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我每当一想到治国大事,有时要到三更以后才睡觉。我也希望你们用心不倦,以符合我的心意。”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制作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有了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